荆州最新防汛通报:长湖、洪湖水位缓慢下降,抢排任务仍然繁重

防 汛 会 商 通 报

(2020年7月25日)

7月25日上午,荆州市防指召开防汛会商会,副市长、市防指常务副指挥长邓应军在会上提出工作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长江委荆江局、市气象局、市水文局及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市四湖工程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由市防指副指挥长、市防办主任郭奉义主持,会上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晓东在《省防办关于阳新县葵塞湖堤、黄梅县考田河堤等11处堤防溃口情况的报告》上的指示批示和市委书记何光中批示精神及昨天下午市委常委会关于防汛抗灾工作要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会商情况

(一)雨情。局部出现短时阵雨,面雨量1毫米左右。

(二)水情。今日8时,三峡水库水位158.7米,入库流量36600秒立米,出库流量41646秒立米;清江高坝州出库流量2167秒立米,洞庭湖城陵矶出库流量20000秒立米。长江干流、荆南四河(12个主要站点)全线超警戒水位、监利站超保证,荆南四河黄泗咀站超保证。沮漳河万城站平警戒,洪湖东荆河唐咀站超保证水位。

今日8时洪湖水位26.92米,长湖水位32.73米,均超警戒。大型水库洈水水库、太湖港水库水位汛限以下。

(三)险情。截止今日12时累计73处,其中新增险情2处(松滋庙河管涌险情1处、松滋江堤水井1处),均进行应急处置,得到控制。

(四)灾情。截至昨日,据各地应急部门上报统计,受入梅以来持续强降雨、风雹、严峻汛情影响,截至7月25日12时,已造成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农场、管理区)222.5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20732人,需紧急生活救助91346人,需过渡性生活救助260人;倒塌房屋258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666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54.3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5.4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05亿元。

(五)工情。大型泵站排水流量1016秒立米,累计抢排渍水44.6亿方。洈水水库为迎接降雨,今日10时泄洪100立方米每秒;四湖流域二级站实行总量控制限排;四湖总干渠福田寺防洪闸下泄流量41.7秒立米入湖。长湖净出湖流量84立方米每秒,洪湖净出湖383立方米每秒。3座水库超汛限溢洪。

各县市区江河湖库渠堤(设防以上)共布防2740.16公里(其中警戒以上2258.21公里),上领导、劳力97630人。其中长江、荆南四河布防1259公里,上领导、劳力35827人。

二、形势研判

(一)气象预报。26日大到暴雨,雨量30~50毫米,洈水上游50~70毫米,长湖北部20~40毫米。27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东部面上仍有30毫米左右降水,洈水上游10~20毫米,长湖北部10~30毫米。

(二)水情预测。受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影响,长江干支流水位略微波动缓落,沙市站、石首站、螺山站仍维持警戒,监利站保证上下波动;长湖、洪湖水位缓慢下降,抢排任务仍然繁重。

(三)重点关注。长江和荆南四河,长湖、洪湖、洈水水库汛情。

三、应对措施

1、要根据水情变化,实施优化调度方案。要坚持防汛与救灾并重,控制“两湖一库”水位,因地制宜,抢排和蓄水两手抓,争取洈水水库水位控制在92.3米以下,洪湖控制在保证水位以下。农业改种补种要根据排水情况,科学指导,压缩空间;力争补种、改种在8月1日前完成。

2、高度关注薄弱地区防汛工作。当前防汛重点是长江干支流,尤其是荆南四河险情频发,要特别关注;一定要按预案上足领导、劳力,加强巡堤查险,充实技术力量,落实物资调配。

3、切实抓好督查问题整改。近期国家、省、市督查组、暗访组都密集我市,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巡查密度不够、未按预案上足劳力、值班交接没有无缝对接、值守人员提前进餐、险点驻守不规范、限行禁行不严格、高水位危险区域管理有漏洞等。各地流域防办要迅速督促对照整改,形成自查整改报告上报市防办。

4、要落实大型排涝泵站运行管理措施。要密切关注外江水位变化,按照预案,完善泵站运行维护措施。重点关注高潭口一站、杨林山泵站、螺山泵站,该停机则停机,确保泵站机组安全,决不允许出现安全事故。

5、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树立一批防汛一线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正面典型,传播正能量,促进全市上下形成“抗洪保安全、抗灾夺丰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