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文:五项举措专项治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日前,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6部门印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将在全国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自查总结并上报。

通知指出:

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不良信息、网络不良社交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对此,上述6部门联手,将通过联合专项行动,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打击取缔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站平台,查处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关于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6部门将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

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予以查处,对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进一步推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开发使用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模式。完善实名实认证、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算法推荐等运行机制。

通知要求:

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重点采取五项举措:

一是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

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

二是集中整治网络不良行为

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重点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社交中出现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予以查处。

三是专项治理低俗有害信息

集中对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推送网络游戏、低俗小说、娱乐直播等与学习无关的信息问题进行治理。

四是加强对企业监督监管

督促互联网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涉未成年人信息内容审核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有害信息。加强信息通报,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规范有序经营。

五是加强教育宣传引导

部署各地中小学集中开展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自我保护教育,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开展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的宣传活动,指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职责,引导未成年人限时、安全、理性上网,学习使用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集中开展巡査摸底工作,摸清涉未成年人的重点网站平台和关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8月底前完成。

第二阶段

针对摸排结果,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开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不良信息,关停取缔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账号、网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打击一批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

各相关部门针对摸排和整改情况进行自查总结,堵塞管理漏洞,形成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并上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