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75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迎来胜利
今天,我们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悼念牺牲的同胞!
铭记历史、奋勇前进!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而打响淞沪会战第一枪的人,就是我们的荆州公安人——易瑾。
★易瑾生平述略 ★
易瑾,1911年生于湖北公安。1927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在校期间,目睹国势积弱,产生了投笔从戎之志。第二年,他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陆军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时任第88师523团第一营营长的易瑾,带着先头部队与日军开始正面交锋。
8月13日午后三时许,日本海军陆战队伊藤茂第三大队再次越过虹口公园以北地区,从宝山路西段向八字桥推进,与正在八字桥附近以战斗姿态向前推进的第88师先头部队相遇。
双方官兵猝然遭遇,立即就地卧倒准备战斗。中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日军人少,处于劣势,因此不敢贸然先开第一枪。
吴团长当机立断,命令一营营长易瑾少校:“你带几个人上去,装作同意跟他们谈判……其余部队作好出击准备,枪声一响立即消灭这股敌人,切实占领八字桥以东街道。”
当骄横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以为中国军队不敢马上进攻时,易营长手中的德国造驳壳枪率先响起来,接着中国军队的枪弹如同暴风骤雨一般泼向敌人。
这场敌寡我众的歼灭战仅仅只进行了一刻钟,日本海军陆战队员被打死打伤二十几个,残敌狼狈逃窜,缩回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固守待援。
半个世纪后,当时任第88师参谋长的张柏亭回忆:“我523团团长吴求剑将军率领易瑾少校之第一营向八字桥搜索前进,先头进抵八字桥西方时,敌人的前哨部队也正好到达,双方针锋相对,立即发生冲突,由易瑾营射出了淞沪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随着日本大量增军,加上武器装备的差距太大,战况急转直下。易瑾回忆,我军装备不如日军,中国军队空军有250架飞机,而日军是三千多架。在会战中,中国军队一天要消耗掉一个师的兵力。
在8月13日至22日的战斗中,262旅共伤亡1000人,以担任突击的524团何沧浪营、523团易瑾营伤亡最为严重。
易瑾:“头一仗旅长(黄梅兴)就阵亡了,除了师长以外就是旅长,一个旅管两个团,他都要到前面督战,那么多的人都阵亡了,你想想看,我们牺牲有多大。(哽咽中老人无法再说下去。)
1937年10月下旬,淞沪之战已经迈进第70天了,回顾这两个多月以来的战事,可以说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残酷沙戮。
曾任第三战区司令官的冯玉祥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曾经写道:“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象大烘炉一般,填进去就溶化了。”
尽管敌我装备悬殊,但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的妄想,并以时间换空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时间可以过去 历史不能忘却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勿忘国耻 我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