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今天故宫在搞什么活动?”
“零废弃?什么是零废弃?”
“垃圾分类也是研究课题呀,看起来很高级,我可以参与吗?”
故宫博物院日前举办零废弃日活动。一大早,观众就在午门讲解器发放处、神武门和东华门出入口旁的“零废弃”调研宣传区排起了长队。
这场主题为“同修‘零废史’ 共担‘创史人’”的观众环境行为调研及环保理念倡导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科研团队也受邀对游客开展环境行为学调研,记录并分析他们的游览轨迹和状态,优化故宫垃圾分类装置设置等与“零废弃”相关的设计。
采集行为数据,智能调研设备为“零废弃”提供科学指导
究竟什么是“零废弃”?面对现场观众的疑问,工作人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零废弃”是一种“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的环保理念,首先要从源头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其次要充分实现物尽其用,还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及回收利用,以持续性追求“零废弃”。
今年1月,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故宫零废弃”项目,计划在两年内,通过“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将故宫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
那么,在偌大的故宫中,怎样布置垃圾分类装置,才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
答案要从参观者的游览体验中找。
本次活动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面向观众开展了环境行为学调研。
他们通过邀请观众携带GPS定位测量仪、佩戴智能腕表、摄像眼镜、耳戴式摄像等调研设备,采集观众环境行为学数据,完成参观过程中的多源数据搜集。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流动模式、参观体验及其对故宫空间环境的印象。最终收获的数据将反馈至故宫博物院环境设施的布局设计中。
调研得到很多参观者的支持与参与。一位小朋友说:“没想到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还能给故宫作贡献,这次来得真是太值了。”家长也表示,“这次参观不仅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还能给孩子做一次环保科普,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一些故宫摄影爱好者,身背长焦镜头,也积极参与调研,携调研设备“负重前行”:“现在我‘负重’,也正是为了给我们未来的故宫‘减负’,我觉得很有意义”。
“看到故宫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运用了这么专业严谨的方法,还与专业院校合作,感到由衷地佩服。”来自成都的王先生感叹。
活动还邀请观众,填写“游览行为与环境感知调查问卷”。热心的观众不仅填问卷,更认真与工作人员交流,对故宫环卫设施设置、垃圾分类推广等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我们会重视每一位观众的建议。”故宫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我们希望可以和观众们一起,让故宫在‘零废弃’的保护中继续走向下一个600年。”
怎样当故宫零废弃史“创史人”?
除此次调研外,更多公众如何参与“故宫零废弃”?对此,工作人员现场支了招。
比如,践行“光盘行动”。清代,紫禁城里就曾兴起过“光盘行动”。史料记载,雍正皇帝曾两次下旨,提倡节约粮食,“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当前,全社会正在倡导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无论是在故宫用餐,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通过适度点餐,珍惜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又如,自带“出行五宝”。通过携带水杯、手帕、餐具、餐盒、布袋,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对用完即弃的生活方式说不。“湿纸巾并不是纸,而是化工材料制作而成的无纺布,降解需要100年;一次性塑料瓶平均只使用30分钟,降解却要200年至400年;而一个玻璃瓶,降解则需要上万年……”工作人员希望,借助普及这些“冷知识”,换来更多人对于“零废弃”的“热心肠”。
工作人员还建议观众在参观结束后,将地图等宣传资料投放至出口回收处,故宫会有专人对其消毒,以便重复利用。
在本次活动中,垃圾分类投放和厨余垃圾处理,也是观众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了解,伴随着“故宫零废弃”项目的实施,故宫博物院在开放区域配备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种分类垃圾桶,每个垃圾投放点都有详细的垃圾分类图示,为观众分类投放提供参考。保洁人员清理垃圾桶时,还会进行二次分拣、收运,确保垃圾分类后去往不同处理终端。
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故宫内的厨余垃圾及绿化垃圾,未来将通过好氧堆肥的方式,制成营养高效的有机肥料,以滋养故宫里的花草树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