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松滋生猪出栏重回百万


近日,记者走访正荣家庭农场,农场通过技术革新引进的2000余头能繁母猪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初便可实现满产,有望挽回“双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八宝镇红旗村生猪养殖户肖雄,于2016年创办正荣家庭农场,走上了生猪养殖的道路。
2017年,正荣家庭农场成功养殖生猪2800余头,肖雄也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猪老板”。然而受“双疫情”的影响,肖雄家千余头生猪惨遭灭顶之灾,农场遭遇停业整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疫情后,为了帮助肖雄挽回损失,市农业农村局多次上门走访,采取系列措施,办理贴息贷款,升级改造农场,引进2112头能繁母猪,并提供技术支持跟踪服务。
肖雄也升级了疫情防控级别,养殖基地围上两米高的隔离板,地上铺满了用于防疫的氢氧化钠,凡进入农场的人都要通过专业消毒,经过三天隔离方可进入。
仔猪欢叫,奔跑如飞,农场正在渐渐恢复元气。
2


公司+基地+农户,是我市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作为全国第一批生猪调出大县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生猪产业一直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以温氏、襄大、双胞胎三家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带动全市近300家规模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高达100万头。

然而受今年“双疫情”影响,襄大农牧有限公司年生产饲料量相比去年下降近80%,宰杀量与出栏量相继下降了37%和50%左右。

疫情得到控制后,市农业农村局多次与企业组织复工复产与经济发展座谈会,听取建议,寻找解决办法,共同为实现企业经济复苏出谋划策。主要坚持以政策扶持为引导,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和检疫监管,着力提高生猪产能,相继出台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为生猪生产注入“强心剂”,助推全市生猪产业“疫后重振”。

如今,襄大集团已经顺利完成复工复产,各项防疫工作也落到实处。预计到年底,襄大集团将出栏生猪8万头,保证市民“菜篮子”供应到位。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年底,全市生猪出栏将突破100万头,继续稳居全省生猪出栏前三甲。

3


产能的迅速提升,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良好的养殖基础。


近年来,我市以温氏、襄大为重点,着力打造生猪生产基地,在街河市镇、斯家场镇等地共5个种猪场存栏能繁母猪2.6万头,助推我市打赢生猪疫后重振保卫战。
为深入实现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改造升级,推动畜牧养殖业绿色发展,我市以猪舍环境控制、粪污处理为重点,促进养殖场环境改造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70家,畜禽粪污治理成为全国样本。

随着我市生猪产业稳步实现重振,生猪市场价格也逐渐平稳,预计下半年,整体市场行情将恢复至疫前水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