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活态非遗扎根社区焕发生机


沙市区是湖北省荆州市的中心城区,自古就被誉为“三楚名镇”“荆州要会”。三千年的厚重历史,为沙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截至2019年底,辖区内已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6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1项、市级26项、区级24项;正在发掘、整理、准备申报的项目就更多了。



跃进路社区展室

凝聚合力,政府、社会和传承人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让丰富的非遗资源“活”起来,推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沙市区文旅局积极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管、基层主责的工作运行体系。

今年4月,成立了由沙市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沙市区“非遗在社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沙市区2020年“非遗在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和《沙市区“非遗在社区”2020-2025年规划》,出台了《沙市区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的通知》《沙市区“非遗在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确定区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项目建设。6月10日,沙市区“非遗在社区”工作推进会召开,首批15个非遗项目完成对接,正式入驻凤台、兴盛、跃进路、陈龙村等13个社区(村)。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非遗”阵地建设,明确街道(镇)文化站肩负起“非遗”工作站责任,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要落实让“非遗”安家落户的要求。截至目前,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主要依托,已建立凤台社区“汉绣”、黄家塘社区“淡水贝雕”等非遗工作站13个、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18个;全区80%以上的社区(村)都成立了非遗或民间手工技艺工作室,并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和核心主体是非遗传承人,他们是特定意义上的专业人才。荆州市100多位非遗传承人中近四成是沙市人。区与长江大学、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建立起广泛联系,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把专家教授与非遗传承人集结在一起,集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交流、推广、保护、传承和创新转化工作。


汉剧表演

深度融入社区生活,市民家门口体验传统文化

非遗项目如何植入社区?总原则是因地制宜。兴盛社区是沙市的老社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多,汉剧群众基础好,且曾是汉剧社团驻地。该社区针对这一优势筑巢引凤,打造了一处面积达200平方米的非遗活动室,内设非遗文化展示室、汉剧舞台、教学课堂等,引进省级非遗项目“汉剧”及其传承人李书珍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设了公益性“周末汉剧课堂”,邀请李书珍和一批汉剧演员进行汉剧教学,扩大汉剧在社区的影响。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与社区居民互动,开展有声有色的舞台节目表演,极大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今,李书珍在社区招收了2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作出《沙市老姨妈精神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汉剧作品。兴盛社区的汉剧学员更是多次带着《坐宫》等传统剧目和新作品,参加市内文艺表演、群众纳凉晚会等活动,让汉剧以更贴近时代的方式呈现在市民面前。



北湖路社区荆州鱼糕培训

北湖路社区则选择了在荆州广有影响的省级非遗“荆州鱼糕”作为社区传承项目。荆州鱼糕具有荆楚古代文明的显著特色,主要在江汉平原尤其是荆沙地区流传,百姓婚丧嫁娶、节庆宴会都须以烹制鱼糕做席,因而民间有“无糕不成席”之说。“非遗在社区”工作启动以来,荆州鱼糕传承人鲁昌媛带着鱼糕的文化历史和制作技艺课程数次走进北湖路社区。社区则开辟场所、制作展板,和鲁昌媛共同打造鱼糕课堂。鱼糕课堂因为接地气在社区广受欢迎,已有30多位居民成了鲁昌媛的忠实粉丝。

2012年至2020年,沙市区连续举办九届章台梅艺术节暨文化惠民月活动,非遗元素的荆河戏、喇叭调、九莲灯、挑担围鼓等民俗民歌小调则是历届艺术节中的经典保留节目。近几年,该区陆续推出荆州元素广场舞的创作与普及工作,创作了《幸福歌》《嘚嘚调》《杵糍粑》《火烧粑》《隔山隔岭隔个岩》《郎望妹妹望郎》等一批具有荆州元素的广场舞曲目。如今,在沙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荆州元素的广场舞,随处可以听到荆州特色的歌谣。这些非遗元素和荆州元素的节(曲)目,深得市民青睐。2019年,依托传承站,在凤台社区举办了汉绣展示体验周活动,在张沟村开展了挑担围鼓文娱周活动,在滨湖、白云桥等社区开展了五虾闹鲇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虾闹鲇在文化和遗产日表演



同时,该区对社会免费开放辖区内所有的非遗传承展示场馆。社区居民通过与项目实物、图片、文字、影像零距离接触,可充分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内涵与精髓。在体验区,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大师和能工巧匠在现场传授技艺、释疑解惑,爱好者、使用者、传承者都能够在这里直接学习感受,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截至目前,场馆已接待社区居民参观体验达5万人次。

2012年,位于沙市区北京东路的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建成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的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该院聚集包括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在内的省市级非遗项目20余个,成为集展示、体验、宣传、创意设计、研发于一体的非遗活化转化平台。区文旅局积极开展与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的合作,并将非遗进社区纳入重点合作项目。近三年,双方以“身边的非遗”为主题,相继在黄家塘、章华台、九曲桥、北湖路、蛇入山、东岳等多个社区开展非遗展示展演、科普宣传和互动等活动,社区累计参与人次过万。同时,区文旅局组织多个社区的居民和中小学的师生到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开展“非遗科普一日游”“感悟一次传统工艺+体验一次传统工艺”等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凤台坊社区汉绣培训



非遗传承人是决定非遗得以传承延续的关键。几年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汉绣”传承人张先松先生有个心病,担心荆楚汉绣这门发源于沙市、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湖北地方民间刺绣在他手上失传。因为他是荆楚汉绣唯一传承人,且年逾古稀。2017年,沙市区启动“社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站”建设,凤台社区抓住这一契机,以“公园+社区”的模式率先建成张先松汉绣社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站+工作室。从此,张先松先生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他借助社区阵地开办汉绣培训精英班和普及班。精英班收徒授艺,已培养传承人15人;普及班每周六、周日免费授课,普及汉绣知识,已培训汉绣爱好者100余人。张先松师徒还应邀走进了省、市多所院校举办讲座,传授传播汉绣的知识和技巧。2019年,荆州园博园荆楚文明体验馆展出了张先松师徒30多幅汉绣作品,精美的构图、精湛的绣功和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形象让游客们叹为观止。

区级非遗项目“楚地插花技艺”传承人雷湘,热爱楚地插花技艺达到了痴迷的地步。谈起楚地插花的渊源、掌故、传承脉络、技艺特色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化宫社区支持她在社区打造了一处 “闲处花文化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楚地插花技艺演、讲、示、教等公益传承传播活动,吸引来一大批有共同爱好的女同胞,身边聚集的铁粉就有300多个。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区首批15个入驻项目传承人就开办培训,开展演、讲、示、教公益传承传播活动近300班次,参与学习、互动的社区居民和学生达6000人次。

发掘价值,探索可持续的非遗传承发展之道

工农村社区的非遗项目“点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盛行于宋代。其制作考究、过程繁复,宋以后日渐式微,被操作简便的泡茶所替代。非遗传承人王治成却从喧嚣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看到了“点茶”的价值和商机,将其作为一种高档休闲产品进行开发。利用社区工作室培训学员,宣传点茶文化;利用自办的茶社进行点茶及其衍生产品经营,以茶会友,亦茶亦乐,深受茶道爱好者和市民欢迎。

点茶展示

岑河镇陈龙村,过去有木匠之乡、瓦匠之乡、篾匠之乡的美誉。其蔑货曾闻名于周边县、市数百年。区镇两级党委政府认为,这是一笔唤醒乡愁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经过反复研判,确定以推进 “陈龙篾匠技艺” 非遗项目建设为龙头,发展乡村传统工艺新业态,打造“荆楚工匠第一村”。区文旅局将“荆楚工匠第一村”作为“沙市乡村一日游”景点,纳入旅游地图,设立旅游指示牌,设置最美乡村旅游接待点。积极与旅行社联系,将陈龙村的唐家湾设为乡村旅游示范居民点,带动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来自周边游客近万人。截至目前,陈龙村已建设完成竹文化广场、蔑器馆、百竹园、竹制凉亭、百姓大舞台、旅游厕所等一系列的文化旅游设施。聚合现有的手艺人,建立了手工制作作坊,并专门配备了讲解员,通过文化旅游、线下订单开展相关的经营性活动,以匠人致富带动村民增收,集体年收入近40万元,初步形成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湖北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来沙市区调研,在走访了多个社区,观看了15个非遗项目的精彩展示和传承活动后,认为“非遗在社区”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的新尝试、新实践、新探索。沙市区在全省率先把非遗引入社区进行保护传承,现已完成初步布局,取得良好开端,发挥了宣传传播作用、参与保护作用、就业扶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