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号,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三级调研员赵恒彦带队做客《行风热线》节目,在线解答了听众关于水产养殖、田间作物管理的相关问题,并就荆州市当前虾稻养殖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线沟通
节目中,有听众来电咨询,自己在进行虾稻养殖,即将入冬自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对此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三级调研员赵恒彦回复:首先要清除野杂鱼。如果还没有杀野杂鱼的,降低环沟水位杀灭野杂鱼,这样可以做到不伤黄鳝!除去环沟所有杂草!环沟水花生水葫芦狐尾藻太多影响环沟光照,导致水体缺氧!
同时水稻收割田块要缓缓上水!绝对禁止焚烧稻草和换水,稻草越多小龙虾产量越高!淹没稻秆10公分左右。
最后要做好越冬准备工作:净化水质,培肥水质提供饵料,稳定水位,控制青苔,种草保草!目前所有稻虾田几乎都有虾苗,如果冬季管理出现偏差,明年2月份小龙虾的产量就会出现大的差异。
赵恒彦介绍,近些年来,荆州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以虾稻共作为主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突破性发展小龙虾产业,探索了一条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小龙虾产业已成为荆州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扶贫产业,小康产业,有效破解了困扰三农工作的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修复等问题。产量稳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328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254万亩,超过全省虾稻共作面积的1/3,小龙虾产量40.7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7%,占全国产量的25%,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4.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全市小龙虾从业人员15万以上,一二三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
赵恒彦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荆州市小龙虾产业遇到了新的挑战。市场价格波动大,消费市场不振,加工企业资金短缺,养殖模式没有突破等问题相继显现。对此,荆州市也积极采取措施,破局当前困境:
1、坚定信心打造千亿产业。市政府拟发布打造千亿小龙虾产业的意见,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里支持建设荆州虾稻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倾斜。
2、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小龙虾产业发展基金;二是多渠道解决加工企业收购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探索推进小龙虾政策性保险,特别是价格指数保险,降低小龙虾养殖户养殖风险。
3、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严格执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荆州市虾稻共作技术操作规程》和《稻虾模式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规范稻渔综合种养行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4、坚持抓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荆州味道旗下的荆州小龙虾公用品牌,坚持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起抓,生鲜品牌、加工品牌、餐饮品牌、休闲品牌一起上,本土造势与对外宣传一起来,增强荆州小龙虾品牌影响力。支持县市区打造小龙虾县域公用品牌。
5、全力支持交易服务平台运营。进一步完善中国(荆州)小龙虾交易服务平台功能,增强平台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平台影响力和流量,实现在行业内有影响、在价格上有话语权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