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行:优秀文化在沙市落地生根

藏身荆州中心城区各社区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每天都在上演精彩一幕,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延伸、艺的幻影、景的滋润和人的和谐。荆州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0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

让非遗活起来。处于荆州市中心城区的沙市区从今年开始,大力开展“非遗在社区”活动,将荆楚粉画项目引进崇文街道雷家垱社区,为项目保护传承建立起新平台。为了让非遗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让非遗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目前,沙市区共有15个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扎根”社区,汉剧、鱼糕、汉绣、淡水贝雕、五虾闹鲇、磨鹰风筝等项目已进驻各社区、村,实现了文化“结对”。

凤台社区建立“张先松汉绣大师工作室”,兴盛社区邀请汉剧传承人李书珍进驻,跃进社区建立起“毛民康工作室”,“五虾闹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毛民康每周在工作室开课,向居民传授“五虾闹鲇”花灯手工制作技巧和舞蹈技巧。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非遗项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既欣赏到经典文化,又能亲身体验,感同身受,与中华传统文化无缝对接。

中华优秀文化在社区大放异彩。文化在社区立得住,站得稳,扎得下根。这是因为人们生活在社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休息时间都在社区,这就给文化在社区传播带来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永远不缺观众。

中心城区又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极好地区,观众聚集,文艺人才多,文艺设施较为齐全,最重要的是,有一大批热心传承中华文化的文艺志愿者和文艺名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近几年来,沙市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组织众多文艺家深入社区,文艺为民惠民,给市民带来了欢乐和喜庆,提升了市民的文艺素养。区戏曲协会常年在各社区演唱京剧、汉剧、荆河戏,区音协在社区开办多期音乐讲座,区美协、区摄协为社区培养艺术人才,区书协送书法给市民,区作协请名作家给中小学学生上文学课,区诗联坚持开办社区诗词楹联培训班。

众多的文艺项目,让市民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光彩夺目,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重道远。

文艺工作者在社区得到了锻炼,接了地气,汲了养分,充满了朝气。社区群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文艺活动丰富了市民生活,活跃了社区气氛,提振了文化自信,推进了文化繁荣。

(特约记者:星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