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明月公园。(记者黄志刚摄)
荆州的秋天慢慢走向深处,古城内的荆南路上,银杏飘落一地金黄;护城河畔,婆娑树影倒映在水中,像一幅流动的油画……
依园襟湖,林环水绕,湖光滟潋,山林葱郁,依水而建的城市公园,让古朴的荆州多了一份灵动和诗意。近年来,我市大力整治黑臭水体,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沿路沿河沿湖栽花种树,环湖修公园、滨河建绿带,水系连通织绿网,构建“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意境,构筑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让城市越来越宜居。
开门治水、消除黑臭 新举措让城市添绿留白
城市,因水而灵动。
荆州,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一座充满灵气的城市。
荆州城区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有7条河流、16个大小湖泊。以前,它们多是黑臭水体,既损害了城市形象,又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建设宜居城市,自然要治水。近两年,荆州打响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基本实现水体长治久清。
2019年初,《荆州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出炉,对西干渠、豉湖渠、护城河、荆沙河、荆襄内河、太师渊、范家渊7个黑臭水体实行截污、清淤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工程。
先截污,后清淤。为减少清淤底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我市专门采购大型淤泥固化装置,对清淤产生的淤泥做脱水固化处理,再送至堆场。同时,先后完成荆沙河、护城河、内荆襄河、西干渠等河道植被绿化、水系联通,为城市添绿留白。
科学管水织绿网 打造“小桥流水”生态公园
治水、管水、兴水,一环扣一环,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截污治污工程完成后,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进行水体清捞、坡岸保洁,确保城区河道、湖泊等水域清洁。
如何管水?荆州城管部门采用机械化清扫方式,防止道路冲洗污水排入管网;定期做好管网清掏,妥善处理清理出的淤泥,减少降雨期间污染物入河。
在绕湖环水的荆州园博园建设过程中,我市采用诸多现代生态技术手段,让雨水能够自然渗透、自然蓄存、自然净化。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荆州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将落实“海绵城市”理念,避免产生新的污染。
“以前,护城河水又脏又臭,水面垃圾漂浮;现在环境好多了,河堤上还建了游园、林荫道,每天早晚我们都会沿着河岸散步。”居民陈丽玲从小住在老南门外,她由衷感慨荆州河湖整治、管理带来的变化。
谱写兴水新篇章 让居民在“森呼吸”中记住乡愁
如今,荆州城区河湖江沿岸植树栽花,还修建了凉亭和亲水平台。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孩子们快乐奔跑;两岸微风习习,散步健身的居民怡然自得。外来游人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臭水沟,熏得居民不敢开窗……
依托长江大保护的东风,滨江地带先后建成临江仙公园、洋码头景区、柳林洲生态体育公园。西干渠、护城河、荆襄内河、太师渊、范家渊等黑臭水体经过整治,重新焕发生机,升级成为景色宜人的城市公园。
环湖建公园、滨河建绿带,水系连通织绿网。近年来,我市综合治理滨水绿带,让绵延20多里的西干渠、各具风格的内外荆襄河、亮出河中树林的明月公园等游园、公园熠熠生辉。下一步,我市还将在古城西门外黑白龙王潭建绿带,继续打磨、雕琢“望园见水”的园林生态城市,让居民在“森呼吸”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