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发现:该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经对这些炭化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认为这是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是北方旱作农业传入这里的最早证据。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植物考古工作者姚凌博士介绍,2015年至今,为配合荆门市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其间,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运用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对这些炭化种子做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姚凌称,这是经种子测年证实的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表明粟作农业在当时或更早已传播至此。该遗址还发现一批距今约5800年的炭化稻粒,共计541粒,可见屈家岭先民的农业结构为以稻为主、粟为辅,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作在此相得益彰。
粟俗称小米,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目前所见最早的粟遗存是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炭化粟粒。我国著名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认为,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炭化粟粒,可能是因江汉平原通过汉水中游地区特别是随枣走廊与南阳盆地相连,而南阳盆地自古就是南北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枢纽地带。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史前考古专家罗运兵称,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该遗址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及出土数量巨大被认为是酒器的红陶杯,均是当地稳定、丰收的农业生产活动的见证。屈家岭从那时起逐渐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