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辛丑牛年,在中国古代天干地支计时法中,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所以农家常在深夜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为让大家足不出户享浓浓年味元素,为新年加“牛”,今天(2月11日)起,荆州新闻网、无线荆州将走进荆州博物馆,讲述12件与新年有关文物的前世今生,给大家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荆州城。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瓷器展厅陈列的西晋青瓷牛车。这辆牛车从荆州八岭山连心石料厂1号墓出土,车内装配齐全、车夫俑随侍左右、鞍辔马具齐全,是为墓主人准备的出行工具,体现出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取代马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而马车,则“鲜有乘者”,高官豪门更以牛车为贵。到北朝时期,所随葬的陶俑以牛车鞍马为中心的出行仪卫陶俑数量大增,成为显示死者身份的主要象征之一。
牛,在中国是一种极具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素有爱牛、敬牛、拜牛的习俗。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了牛很多美好的寓意,它代表着勤劳致富、风调雨顺,也被视为勇武倔强和财富的象征。
可以说,这辆西晋墓出土的牛车俑群是中国古代随葬车马等交通工具的传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现,也为后代研究历史上交通工具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除了西晋青瓷牛车,荆州博物馆还陈列着一件“牛文物”——卧牛钮铜鼎,这件鼎出土于湖北江陵藤店1号战国楚墓,一座大夫级别的墓葬。鼎腹似锅形,腹下近底处有3个蹄状鼎足,鼎足外侧弧度饱满有力,犹存战国遗风。口沿内折,唇上伸,形成子口以承盖,鼎盖上3头牛匍匐相对,富有生气。
鼎最早在夏代是作为烹煮器和储存器被使用的,造型由陶器演变而来,反映了古代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青铜鼎的造型逐步优化,更加符合古人使用需求。这件器物为小型器形,外形小巧精致,制作工艺和器形设计都颇具特色和研究价值。
古人独具匠心的将“牛”元素和鼎结合,显示了华夏民族传统工艺的工匠智慧。勤劳淳朴、忠诚奉献、开拓进取,是卧牛钮铜鼎带给我们的最直观感受,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对于牛的最佳诠释。
(记者肖雨 通讯员李红 薛露 李薇蕾 陈冬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