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北站货运编组24小时高速运转

武汉北站全景图

破晓时刻

2月14日,正月初三5时许。武汉北站内,灯火通明,一片繁忙。

武汉北站,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货运编组站。来自天南海北,经由京广、合武、武麻、武九、汉丹等铁路而来的货运列车,在这里解体、集结,根据运输方向重新编组,走向四面八方。

尽管是春节,这个武汉铁路枢纽的“心脏”,依旧24小时高速运转。

3人能干以往13人的活

5时41分,53个车皮的47980次列车被顶至“驼峰”作业区,在这里,一节节车皮将被“解散”。28岁的张坤左手拿着调车计划通知单,右手果断提一下把手,解开连接车皮的装置,车皮便顺着下坡,向着第22股道滑去、重组。

张坤看一眼通知单,数完5个车皮,右手一提,5个车皮滑向第39股道。“每一个车皮都有一个编号,去往方向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如果解错钩,就要将解错的车皮拉回来再解,所以一刻不能大意。”

张坤是“铁二代”,其铁路生涯是从“拉风”(即把火车刹车系统气体排空,让火车松开“刹车”)开始的。张坤说,以前的车皮常出故障,有时得用嘴吹通,一个班下来满嘴油污。现在的制动装置先进多了,再也不用嘴吹风管了。

16分钟后,47980次完成解编。休息不到10分钟,张坤又开始解编下一趟列车。

“今年春节特别忙。”上行运转车间副主任侯锦说,十几分钟就要解编一趟车,工作量比往年多出近一倍。

密集铁轨旁的驼峰楼里,调车区长李明气定神闲,一边点击鼠标发出解体信号,一边手握对讲机传达指令。眼前的显示屏上,每个车皮的状态一目了然。“现在全都信息化和自动化了。”

46岁的李明,从拉风制动员、减速制动员到提钩制动员,再到驼峰值班员、调车区长,见证了编组站的发展。“早期的驼峰楼需要输入调车作业计划,操作减速器等。现场除了提钩制动员外,还需要减速制动员用打铁鞋控制车皮速度。解体后股道里还能进去多少车辆,基本靠经验。现在不一样了!”李明说,调机位置、速度、股道占用情况、距离多少等在控制系统上清清楚楚,相关设备也更新换代了,解体、编组过程中车皮能自动调节速度,现在一个班组3个人就能完成以往需要13个人干的活。

日均办理量创下新高

铁路货运,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武汉北站,正是一个观察中国经济的“小窗口”。

武汉北站技术科工程师吴桂桥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物资需求旺盛,运输电煤、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生产原材料大幅增加,与企业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不停工不停产和疫后我国经济快速恢复重振有关。

数据显示,2021年1月,武汉北站日均完成办理车2.1万辆,同比增长28.8%,创历史新高。春节前后,车站日办理车1.8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

不仅是春节,2017年至2019年,武汉北站日均办理车一直在增长,分别为1.7万辆、1.8万辆、1.82万辆。

吴桂桥注意到,与以往车皮里的货主要是煤炭、钢材、粮食等大宗货品不同,近年来,编组站的车皮里,多了鲜花、大理石、电子产品、牛奶等新品类。

“以前偶尔通过火车运送的汽车和零配件,现在开始通过火车班列运输了。”吴桂桥介绍,目前已有16趟班列定期往返于武汉和广州、沈阳、成都、上海、天津等城市,显示出近年来武汉汽车产业产销两旺。此外,由于中欧班列、水铁联运开行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快,来自欧洲的牛奶等产品丰富了湖北人的餐桌,湖北的防疫物资、电子产品也一批批销到欧洲。

据介绍,为了保证运输畅通,武汉北站运用先进的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每日提前梳理摸排运用车分布、车流组成情况,科学推算车流,精心制定日计划、班计划和阶段计划,合理调配运能,提高运输效率。

武汉北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适应激增的运输需求,将对下行系统实行扩能改造,届时,车站将达到日均办理车3万辆设计能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