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护城河边又将看到清风杨柳映碧潭的美丽景观

半个世纪前,护城河布满水生植物,水中婆娑的水草俨然是一座水下森林,人们在河中能尽情嬉戏,追逐河中的水草、游鱼。上世纪80年代,随着荆州古城内外的发展,护城河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河内水生植被剧减,甚至沦为黑臭水体,昔日的“水森林”难觅踪影。

近日,市城发集团所属荆江环境公司传来佳音,北护城河生态修复试验段工程已经拉开序幕。该工程如达到预期修复效果,北护城河将看到清风杨柳映碧潭的美丽景观,这将为荆州城区后续河湖生态修复积累宝贵经验。

试验区成效初显——肉眼可见水草摇曳

23日,毗邻明月公园的护城河上,该工程已基本完成增氧曝气设备安装,工人们或在清理河面漂浮物,或驾船种植水生植物。记者看到,一艘4米多长的小船上,5位工人正在进行沉水植物栽培作业,他们采用扦插的方式,将苦草一次次植入水中。记者发现,已进行生态修复的种植区域水体清澈,肉眼能看到水下植物轻轻摆动,较未进行修复区域水质存在明显区别。

护城河水域有深有浅,浅水区有2米多深,而深水区深度可达4米至5米,阳光无法穿透至深水区,因此沉水植物只能种植在浅水区域。

49岁的路秀林师傅,桂林人,从事生态修复工作已有6年,对于种植水草、安装曝气设备已是轻车熟路。路师傅说,老家桂林对于水生态修复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此番来荆己有半月,每天一船5人要种20袋水草,种植工期约为一个月,主要种植改良刺苦草、竹叶眼子菜、龙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护城河全域——年底,市民将见证治理效果

近年来,武汉东湖水生态修复等经验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东湖治理,以微生物治理取代传统的清淤治理模式,在外源截污的基础上,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类、螺类生物,重新构建水体生态系统,通过微生物、动植物三位一体的作用效果实现水质自净。如今,东湖绿意盎然、碧波荡漾。

北护城河生态修复试验段工程借鉴了武汉东湖治水的成功经验。荆江环境公司负责人邵先生说,如果北段试验成功,这一经验将在南段推广,该生态修复工艺将覆盖整个护城河,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恢复以前的原生状态,争取让市民在年底看到治理效果,全域水体透明度将在晴好天气里达到0.8米以上。

网友梁先生表示,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护城河清澈见底,沉水植物非常丰富茂盛。那个时候,大人们还用两根长长的竹篙像筷子绞面条一样,把沉水水草绞起来养猪,现在河流浑浊,根本没有什么沉水植物。现在护城河采用人工扦插的方式将沉水植物幼苗插入河底泥,是让沉水植物有吸附分解水中富营养功能,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希望这次治理能够将护城河水质恢复到25年以前的水平。

同时,梁先生提出,这种沉水植物对工业污染无能为力,护城河能杜绝工业污染吗?荆江环境公司负责人邵先生介绍,护城河水质治理要经历3道工序:控源截污、清淤清杂、生态修复,其中截污最为重要。目前护城河北段已经历了截污、清淤,基本满足实施生态修复的先决条件,并正式进入生态修复阶段。按古城保护要求,不能大兴土木,地下雨污未能进行分流处理,所以大雨期间城内会有雨污排放到护城河,造成河水轻度污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透明度会自动恢复。

市民:这一天,我们终于要盼来了!

据了解,此次治理主要采取生态治水和底质改良方式。其中生态治水采取曝气增氧、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漂浮湿地、投放鱼类共5大措施,后期还要通过运营维护、定期维护养护进行治理。

63岁的熊先生,已在古城内居住了10多年,几乎见证了护城河治理全过程。熊先生激动地说,老百姓盼了很十多年,一直盼着护城河能恢复半个世纪前的“水清现鱼游”的生态美景。感谢各级政府10多年来不间断的治水,这一天,我们终于要盼来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