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尾中华鲟和长江鲟在长江荆州段成功放流

云上荆州报道:全国中华鲟保护联盟2020年度工作会议3月27日到29日在荆州召开,今天上午(28日),与会嘉宾实地考察农业农村部中华鲟保护与增殖放流中心,并在沙市汽渡码头举行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提供的3000余尾中华鲟、长江鲟被放流到长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曹文宣、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荆州市领导周志红、邓应军等参加活动。

农业农村部中华鲟保护与增殖放流中心始建于1999年,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后湖畔,依托于长江水产研究所,主要开展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濒危鱼类的人工保种、繁育增殖、资源养护和救护放归等工作。至2020年,中心共投资6000多万元,并建成中华鲟大型巡游水池暨实验楼一座(名为“长江楼”),是目前国内外单体最大的鱼类养殖实验系统。自建立至今,中心已向长江等水域放流不同规格的中华鲟600余万尾,对长江中华鲟等濒危物种的资源养护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江十年禁渔开启、长江保护法立项实施为中华鲟和长江鲟等国家极度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的拯救带来重要契机,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成立了中华鲟保护联盟,每年都有一次工作会议,共同商议中华鲟和长江鲟的保护工作。

据了解,本次增殖放流投放:中华鲟子二代合计2020尾(其中规格为120-150cm的为20尾;规格为30-35cm的为2000尾)、长江鲟子二代规格为60-80cm的为1000尾;此次增殖放流中,单体最大的中华鲟达到60斤。

(记者:蔡国然、唐华、杨尹、张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