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3份重磅《意见》解读!

《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

4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了《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相关内涵。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武汉实现总量进位、功能提升,襄阳、宜昌GDP超过7000亿元,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

《实施意见》提出了推进区域发展布局的思路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一主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进位,人均GDP达到16万元,建设用地亩均GDP达到80万元。

同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两翼驱动”能力明显增强。襄阳、宜昌GDP超过70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城市50强,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实现循环畅通,成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共建城市群的典范。

同时,“全域协同”格局基本形成,三大城市群实现协同联动,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全国百强县市数量中部领先、位次前移,形成80个竞争力强的县域块状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到2035年,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月2日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还就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县域经济占全省GDP比重约58%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及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20年,各地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叠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加快经济复元重振,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58%,为“十三五”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县域经济不强仍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以高质量的县域经济抬高全域发展的底板。

省经信厅表示,该厅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基础上,组织起草了《意见》送审稿,已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近期以省委、省政府文件正式出台

到2025年底 五十强县(市)要实现零突破

《意见》明确提出,围绕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为牵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综合实力、发展质效、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的奋斗目标。

即,到2025年底,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生产总值过5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5个、过1000亿元的5个,“全国百强县(市)”数量中部领先、位次前移,五十强县(市)实现零突破

在重点任务部署上,我省将分别从区域协同发展、强县引领带动、提升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增强县域创新驱动能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一县一品”块状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园区(开发区)提档升级、培育县域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10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高含金量政策激励县域经济发展

在政策措施上,《意见》从5个方面明确了较大力度、较高含金量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主要包括:

加大财政支持。如连续三年对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县(市),当年税收增长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上划省级增量部分给予全额奖励;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年度考核评价、“三百”战略实施等情况,给予专项奖励等。

强化技改支持。主要是省市县联动支持县域制造业技改扩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金融支持。如鼓励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商行发展,改善县域贷存比等。

优化土地保障。如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土地指标差别化配置机制,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切实提高用地效率等。

强化激励约束。一方面,大力提拔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全国百强县(市)、经济发达镇党委书记可由上一级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今后新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党委书记符合提拔任职条件的,优先提拔担任市州领导班子成员并兼任县(市)党委书记;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对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市、区),由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督促会,压实相关县(市、区)加快发展的主体责任。

强化协调推进

细化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在组织保障上,我省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省级引导、市州统筹、县(市、区)主体的各负其责、协同推进机制;

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发挥县域经济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各县(市、区)竞相发展;

三是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于担当。
下一步,省经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抓紧抓好《意见》实施,制定“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工作方案,完善县域经济工作分类考核体系,细化县域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

4月2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还解读了《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出全产业链理念,提出建立省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制。

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 省领导任“链长”

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分别为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

为了更好延链、补链、强链,一条产业链由一名省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个工作专班推进。通过抓调度、抓服务、抓督导、抓宣传,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难题、补齐短板。目前,我省共安排8位省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分别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牵头。

我省将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级层面,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承担日常工作。每条产业链,一名厅级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配备一个业务处室。同时,把龙头企业发展,纳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每年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产值总量和增量靠前的县(市、区)通报表扬,形成全省上下推进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省细化未来5年龙头企业发展指标

《意见》按照省委提出的“十四五”目标,进一步细化了未来5年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我省将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围绕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

到2025年,全省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超1000亿元和在500亿元-1000亿区间的农业产业链分别达到5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000家,其中:

·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达到6家、50亿元-100亿元的达到16家;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8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乡村产业集群成链,乡村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