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谢毅
猪肉16元/公斤,草鱼34元/公斤,鲫鱼36元/公斤,鳜鱼97元/公斤……近期市场上猪肉“跌跌不休”,鱼价却出现大涨。“鱼是一天一个价,比去年同期几乎翻倍。”武汉某鱼店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6月24日召开的全省水产品稳价保供座谈会透露,鱼价连续20周上涨,目前四大家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翻番。作为淡水养殖第一大省,我省已采取多项措施稳价保供。
连连涨 为哪般
鱼价大涨,究竟是什么原因?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统计显示,政策因素影响导致我省大宗鱼养殖面积锐减。2017年,湖北湖泊水库“三网”退出人工养殖面积127万亩; 2018年,所有湖库天然水体禁止投肥投饵,涉及工作养殖水面45万亩;2019年始,因禁捕退出人工养殖的增殖渔业水面近480万亩;另外,汉川、江夏等地退垸还湖减少池塘养殖面积近10万亩。累计减少人工养殖面积660多万亩。
养殖结构调整导致养鱼量下降。经过多年推进养殖结构调整,我省大宗淡水鱼养殖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大宗淡水鱼产量279.6万吨、占养殖总量的60.7%,较2016年分别下降40.36万吨、10.1%。
消费回升和消费偏好影响市场价格变动。前期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居民消费逐步从畜禽产品转向当时价格较低的淡水产品。同时,冷鲜制品和鱼糜等水产加工制品成为市场消费新热点,近两年我省鱼糜加工年增15%,仅2020年,全省加工鱼糜15.8万吨,消耗白鲢44.5万吨,今年福建一家企业在潜江市投资7亿元新建的10万吨鱼糜加工厂将建成运营,淡水鱼消耗进一步增加。
养殖成本上涨推高鱼价。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调查显示,今年,综合养鱼成本增长15%。苗种、饲料、人工成本全线上涨。
稳鱼价 保供应
湖北是淡水产品生产大省,连续24年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淡水养殖看湖北已经是业内共识。
稳价保供关系民生。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动员省内水产养殖合作社、渔民将达到规格的水产品起捕上市,加大供应。目前,已摸排全省25个国营渔场,鲜鱼存量5.9万吨,这些渔场正在报批安排限额起捕。
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协助渔民解决渔种、饲料和其他渔业生产资料,合理安排下半年的水产品生产,目前鱼苗已全部下入池塘。
流水养鱼、集装箱养鱼、圈桶养鱼、工厂化养鱼……我省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实施高标准池塘改造。今年,省农业农村厅计划安排资金1亿元,在汉南、仙桃、潜江等地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试点示范,打造3万亩高标准示范池塘。
同时,我省稳步推进长江鱼驯化工作,培育鱼苗1390万尾,力争今年将土憨巴、江团端上百姓餐桌。
市场供应将逐步回暖
据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处长叶建刚分析,预计短期内水产品价格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夏秋季新鱼上市后价格环比有望回落,但难以降到去年同期水平。
白沙洲水产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大部分苗种投放都已完成,需要4个多月才能上市,估计近期淡水鱼供应仍然会比较紧张,预测鱼价仍将高位运行。
预计8月底我省各地的鲈鱼、黄颡鱼等品种陆续起捕上市,市场供应逐步回暖。10月以后,大部分鱼种生长达到上市规格,供应量充足,预计水产品价格环比有望回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