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百年恰风华·红色印记】红色烈火耀百年——寻访荆州开发区杨场新城红色记忆

踏上了杨场新城,革命的风雷便在心头回响,长长的丁字街,将旧农场和新城紧紧相连。这里贴满“现代化”标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项目在这里落户、新建,不远处盐卡码头百物翔集、市声如潮,呈现出新时代长江黄金水道内联外通达江海的蓬勃生机;这里更闪耀着“红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边陲的杨场地区,燃遍革命烈火,组建杨场赤卫队,建立了原沙市市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如今,在杨场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苏维埃陈列馆里,闪耀历史光芒的故事与参观者进行着时空交流。烽火留下的痕迹早已被时光湮灭,但先烈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屈不挠,追求解放和光明的事迹被世代相传。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广袤的工业主战场上屹立起一座座丰碑,已成为荆州开发区鲜明的红色印记,激励着一代代人创造新的历史。

缅怀 一段红色岁月

杨场街十字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异常热闹,老百姓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在革命志士们的欢呼声中,沙市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杨场乡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也是沙市东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是1928年7月的一天——

革命志士杨正祖、郑永福带着杨场赤卫队的同志们夜袭盐卡、团房局、税务局。戴着大刀和手枪的赤卫队战士们将敌人团团围住,一阵枪响之后,顽抗的盐卡守关老爷被五花大绑,刀光一闪,人头落地。战士们大受鼓舞,冲入局机关,一举将鲜红的战旗插到大楼屋顶。

赤卫队名声大振,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儿童团”“少年先锋队”“青年团” “农协会”等群众革命组织相继成立,革命烈火呈燎原之势。

此时,白色势力组成“还乡团”,购得21支步枪,在奸细的帮助下,集结力量,疯狂反扑。当夜,杀害了12名革命志士。还将杨辉陶、刘传远两名赤卫队员用诡计诱捕,并押解到伪政权法庭。

“那一夜,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杨场。那一天,杨辉陶、刘传远两名烈士把敌人的法庭变成了革命的讲坛,刑场上,雄壮的《国际歌》在天空久久回荡。”苏维埃陈列室里,杨场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朱章喜动情地向大家讲述着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铭记 苏维埃陈列室满载历史风云

在杨场新城社区,杨场苏维埃革命陈列室里满载历史风云,这是革命志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站在陈列室,历史风雨拂面,似乎还捎带着当时的枪炮声;字里行间都是烈士临刑前的铿锵壮语;一段段英勇的红色故事,从不曾离去……

多年来,为了搜寻、记录和留存这段红色历史,杨场人做了不少努力,杨光福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土生土长的杨场人,在千米长的丁字街上走出了万里路。白天挨家挨户上门询问老街红色故事,晚上在暖黄的灯下将故事整理出来,他还跑遍周边的烈士纪念馆,寻访知情人士,寒来暑往几载春秋,终于完成了25名烈士群英谱的收集、整理。

“2018年,在杨场新城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时,街道和社区就决定修建苏维埃革命陈列室。历时一年,一个40平方米的陈列室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这里是荆州开发区党员干部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课堂之一。”荆州开发区鱼农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筑荣说。为了更好记录这段红色历史,社区还请来专业演员,排演了大型情景剧《杨场记忆之青春烈火》,在社区、街道展演,让红色杨场故事妇孺皆知。

赓续 业兴景美迎巨变

在杨场新城不远处,耀眼的阳光洒在忙碌的盐卡港口,大型集装箱货轮稳稳地停泊在码头上,几台大型岸桥一字排开,向货轮“喂”送货物。江水汤汤,两岸苍郁,这座长江中上游规模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港区,见证着荆州工业主战场的开放和发展。

走在岸边,朱章喜为我们讲述着77年前, “烈士沉江”的一幕。红色苏维埃革命火种代代相传。1944年的一天,日军奴役当地劳工通过盐卡港口运送木料等军用物资,混在劳工队伍中,刺探日伪军军情的新四军某部基干队长杨德方,因暴露行踪被日军团团围住。日军让他交出新四军“同党”,他严词拒绝。在经历各种威逼利诱和两天严刑拷打后,他被日军装进麻袋沉尸长江,牺牲时年仅18岁。

此地有幸留忠骨,革命丰碑永留存。代代传承的革命精神已成为当代荆州开发区人奋斗不息的动力。

在建设创新实力美丽开发区的过程中,杨场新城被打造成荆州开发区的“东客厅”。荆监一级公路和沙洪路的交汇处,占地300亩的北港还迁安置小区项目拔地而起。2020年7月,正式交付后,杨场新城2万多农民从此过上“洗脚上楼”的日子。看着大伙搬进新房,杨光福说:“八十岁老人砍荒蒿,一天不死要柴烧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新修的水泥路干净宽敞,小区内商铺、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物业管理一应俱全,双拥广场上,姨爹姨妈吹拉弹唱喜笑颜开,周边一个个大项目开工建设,居民的欢歌笑语里写满了对生活信心和期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