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珍禽黑鹳翱翔洪湖江滩

“这是今年湖北省荆州市境内首次观测到黑鹳,而且数量呈增长态势,表明荆州的湿地环境进一步优化。”10月29日,荆州市爱鸟人士在洪湖市一处长江江滩发现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黑鹳是冬候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每年冬季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对繁殖、迁徙的环境要求极高。


当日上午,荆州市爱鸟人士梁翅在长江洪湖市江滩观鸟。透过高倍镜头,他先后观测到黄腹山雀、灰雁、凤头鸊鷉、苍鹭、大白鹭等鸟类,而且数量较多,有的鸟还成群结队。“现在能观测到的珍稀鸟类种群越来越多了,说明环境变好了,特别是水环境的优化,最能吸引各种鸟类栖息。”梁翅说,与往年同期在洪湖市长江水域和洪湖观鸟对比,今年能观测到的各种珍稀鸟的类别和数量明显增多。


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在观鸟过程中,有3只熟悉的鸟儿进入梁翅的长镜头视野中。他怀疑,镜头中出现的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由于当天是阴转小雨天气,长江的滩涂上笼罩着薄薄的雾气。为了确认观测的鸟是否是黑鹳,梁翅蹲守在岸边,直到拍摄到清晰可辨的照片。最后经过反复辨认,江滩的鸟正是黑鹳。


“黑鹳是一种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约1米,嘴长而粗壮,头、颈和脚均较长,嘴和脚呈现红色。”梁翅介绍,黑鹳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以鱼为主食,主要栖息在河流沿岸和湿地沼泽附近。“它们每年10月初开始南迁越冬,最迟到次年3月底又返回北方繁衍。”


近年来,荆州市观鸟人士先后在洪湖、沮漳河、长江故道等湿地观测到了黑鹳等珍禽鸟类的踪迹,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充分说明,荆州整体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引来大量候鸟栖息、越冬。”梁翅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