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换个角度看新闻~

云上荆州报道: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

过去的一年里

我们用新闻陪您度过每一天

今天,我们想请您换个角度看新闻

跟随记者的视角

去体会发生在荆州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让我们一起来听他们的讲述

荆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尹


今天是我人生中的第五个记者节。这一路走来,我采写过一千多条新闻稿件,有太多鲜活的人和事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而其中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就是今年八月份我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那群让人心疼的人。

视频中的主人公名叫邵冰涛,时任沙市区崇文街道党工委书记,拍摄视频的那天,是今年的8月6号,也是他所管辖的洪垸片区因发生两例外省关联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划为中风险区域的第六天。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去洪垸片区采访,但直到第六天,我们才获得了采访他的机会。

说实在话,邵书记真是我遇见过最“不配合”的采访对象之一。他第一次拒绝我的采访是在8月1号,当时就是在洪垸片区的大门口,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POLO衫,衣服上还有一层明显的白色汗渍,眼睛里面也都是满是红血丝,脸色也是乌黑的。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就商量,像这样的典型人物一定不能错过,我们要让大家看到他们的辛酸苦辣。

结果,邵书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们,他说,我们还有几十个一夜没睡的同志,你去拍拍他们吧。就这样,被低调的邵书记拒绝之后,我们的镜头里出现了越来越多让人心疼的社区工作者。

其中一位社区工作者叫刘洋,她跟我是同龄人。刘洋经历了白天黑夜的高强度工作之后,在一次为居民采买物资、等待结账时,支撑不住,靠着桌角就睡着了。洪垸片区居民有几万人,他们的生活要保障、安全要保障,总有人需要站出来承担。

local34f7dd740f274742ba57fb6282b94715

这是8月4号洪垸片区连夜开展二轮核酸检测的场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医护人员身着密不通风的防护服几近中暑。而洪垸片区的几十名社区工作者也几乎彻夜未眠。那天晚上12点,我和同事们采访完毕准备收工后,又在小区的大门口,发现了邵冰涛的身影。

第二次见到邵书记的时候,他仍然穿着那件深蓝色的上衣,所以我们一眼就认出了他。那个时候已经十二点多钟了,他胸前挂着工作牌,和同事一边走一边在安排工作,一点都没有要下班休息的意思。我和我的同事马上过去想采访他,不出意外,又被拒绝了。

看着邵书记越来越红的眼睛和越来越差的脸色,我和同事决定,一定要采访到他。终于到了8月6号那天,洪垸片区早上六点开启了第三轮核酸检测,前两轮全阴性的结果让大家士气大振,我们也趁此机会,终于采访到了邵冰涛。

从疫情开始以来,直到我们采访他的那一天,邵冰涛总共睡了六个多小时,他的妻子也在抗疫的一线工作,两人晚上都没回家,就睡在办公室里。邵冰涛还对酒精过敏,每一次进出防控区都要喷洒酒精消毒,他的手上腿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红疹子。而他为什么会在一开头的视频里哭泣,是因为他想起了他抛家舍业的“战友们”。

这就是我和洪垸片区14天的故事。故事里还没讲完的,还有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这五年来,我们一起记录过荆州征服洪魔、战胜严峻的疫情、摘掉贫困的帽子。未来,我们也将团结一心,开拓奋进,和家乡心连心,写下更多属于荆州的美好故事!

localdc6a3ae9ae77493d8987742c35290467

荆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贺田梓

今年是贺田梓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他已经参与了不少主题策划的拍摄制作,比如荆州抗疫防控、城市文明创建、爱心成就梦想“金秋助学”公益活动,从中感受到记者的酸甜苦辣和职业成就感,同时也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local7754759645ed466baa72c0d89b5362ec

贺田梓:当记者最吸引我的就是,每天都能面对全新的事情和不同的人,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向前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local30e5c2ce862d431ca3a4fcb22cacf026

荆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沈秋

去年10月,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安县章庄铺镇的柑橘失去了国外订单。为助力柑橘销售,减少果农损失,荆州广播电视台发起“橘”手之劳公益行动,通过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多渠道发布消息。短短一周时间,荆州的爱心市民、爱心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订购柑橘,形成强大的帮扶合力。

local41d501db29b74cb0b3d5ff858f162694

沈秋: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和台里电商部的主播一起到果农的果园里进行视频直播带货。消息发出后,荆州本地的爱心企业、单位、个人纷纷行动起来,全国各地的客商也前来采购柑橘,到12月初,全市销售滞销柑橘16万吨。通过这次的公益行动化解了滞销危机,传递了爱心,也让我感受到了记者责任在肩,一定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localbe3a15d03b174fee997090f69e4a386c

荆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孝伍

“十三五”期间,荆州交通建设投资高达21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随着荆州沙市机场的通航,荆州建成了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作为一名时政记者,陈孝伍和同事始终把镜头和话筒对准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在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30多次来到机场采访,深入报道荆州沙市机场建设投运全过程。

陈孝伍:从2018年10月荆州沙市机场启动建设,到2021年1月30号迎来第一架航班,见证了机场跑道、航站楼从无到有。回首1000多天的报道经历,我和同事们共同见证了荆州一飞冲天耀荆楚的荣光。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作为新时代的记者,我们唯有不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记录社会变迁,发出时代声音,为荆州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鼓与呼。

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栏目主编谢纯

2015年3月,荆州广播电视台弘文尚德栏目——《好人开讲》,以电视公开课的形式,呈现在江汉平原2800万观众面前。台上的主讲人,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分享平凡日子中不平凡的故事,给予观众心灵滋养。同时,采取融合传播,打造“虎座鸟”新媒体传播矩阵,推送的好人故事,每天阅读量过10万人次。

谢纯:我很荣幸,在第二季加入《好人开讲》栏目,陪它一路走来。我们栏目提出了一个口号“听好人开讲,与好人同行”。这也是我们栏目的一个宗旨。把我们身边的好人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传递正能量。我们在2020年也是做出了一个创新,制作了周播版的开讲,让大家每个星期都能与好人相见。

localf15e2f938f6847b6869f2d3356278c9d

荆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部编辑廖程帆

近年来,荆州广播电视台着力构建移动优先传播矩阵,在多路终端深度布局,围绕优质内容展开多维度融合传播。39岁的廖程帆是一名老记者,《云上荆州》APP、《荆头条》、《虎座鸟》系列矩阵号各个平台的申请注册、网络直播的重任落到他身上,廖程帆从记者迅速向新媒体技术人员转型,已经完成大大小小80多场直播,其中,单场直播最高观看量超过300万。

local3b35880052264e6890b7d2ab297c6e80

廖程帆:新媒体直播不仅能让荆州的网友看到全国的热点,也能将荆州的热点传递到全国。在今年我们进行了十多期红色荆典的直播,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下一步新媒体直播将作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起点,解放思想,破除坚冰,坚持创新融合,走出一条具有市级特色的媒体融合新路。

(记者:杨尹、高越、孙煜瑶、董浩 编辑:吕靖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