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 为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省社科联2021年社科专家荆州行侧记

云上荆州报道:11月1日至5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喻立平带领省社科联2021年“社科专家市县行”课题组来到荆州,围绕“推进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构建荆州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调研,为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locala0fba7be13fe40c98c2a413b2bb31e31

五天时间里,课题组深入沙市区、荆州区、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监利市、公安县、江陵县等地基层一线,通过走访企业、专题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荆州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能源及医药化工、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等六大主导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local0a933303e9d7413b8b0124c84c491892

在11月5日的荆州行调研情况反馈会上,8位专家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营商环境、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我市推进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构建荆州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locale2fa7fff74824345b7c7d08ccd0a0b78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咨询委员邹薇提出:要立足荆州的定位,对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走势、对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解决荆州当前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建议荆州打好转型牌、荆江牌、生态牌、楚才牌、环境牌五张牌,一是将三次产业按照不同思路推动转型,打造名家、名企、名品、名链,做强一县一品、一县一业。二是通过荆江新城理念,将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度集聚,打响“共饮荆江水、同是荆楚人”品牌,串连起“宜荆荆恩”南部列阵。三是打造“一红一绿”、“一文一武”、“一江两岸、山水园林”,整合红色资源、绿色资源、人文资源,使荆江段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动起来。四是擦亮“唯楚有才,于斯发端”品牌,做好“人口、人力、人才、人文”文章,提炼荆州时代精神,发动楚才、教授回家,将全世界楚才团结动员起来为荆州献智献策。五是优化营商环境,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十个环节中,开发出具有荆州独到特色的、领衔实践的创新经验。建设宜居美好城市,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摒弃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旧三高”,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三高”,再造一个全新的大荆州、新荆州。

locald442a7224d7147ad802657cd0e2d0507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魏龙提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要注重内外结合,一方面做大体量,一方面加强内涵建设、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企业能级。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要制定市县区和园区的三级特色产业招商指南,从单项冠军、细分领域中寻求突破。建议一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全市产业摸底工作,摸清在单项、细分领域达到领先地位的企业。二是寻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三是落实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措施,成立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的综合协调办公室。四是提前做好荆州向南跨江发展的预演、论证,做好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谋篇布局。

local83db105aad6e43bb9b41d8292fa5e818

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委员、教授许传华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以规划统领全局,通过机制创新、平台打造、改善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建立荆州市一级的提保基金,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深化荆州区域金融改革,加快研发推出绿色产品相关的金融产品;引导金融资源有序流动,实现供需两端的结合;建立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和金融机构高效合作。

localbb3692e9c5b34d2c80e23532dd635828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平建议突出“现代”两字,加强主导产业引领和选择,通过政府牵头、明确定位、做好系统规划,寻求适合荆州未来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链、产业集群保航,以产业链形式招商,做强荆州优势产业。以科研作支撑,做大做强本级高校,引进外地高校。

local083deab656ce42d786473a24f64e8cd7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行为与数据分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定贇建议通过大交通、大产业、大环境,复兴大荆州。谋求政策支持,兴建大交通;招商引资狠抓大产业,着力培育龙头产业、建设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筑朝引凤,营造大环境、改善人才生存环境、营商环境、服务环境,做好项目、企业、产业配套。

local82ecc8f127ad44f4853862397a70fba7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淑均建议加强产业转移、产业积聚的顶层设计、协调指导,促进荆州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合作。因地制宜,坚持淘汰没有更新余地、只有GDP,只有占地、高耗能的产业。注重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要素配置的集约化水平。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的规划布局、完成特色产业定位,做好江南江北的产业对接。

localdd40f573b1924d318e87e49d4ffebc1c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韦鸿建议公安县参与江陵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设。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谋划中欧班列在荆州设站,参与一带一路,扩大海外市场,完善荆州农产品向海外进军的措施,促进农产品产业链延升和附加值提高,加快农业产业发展。

local216a9fd52a4f4536801d742071a7ebcf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中林建议把人才做为加快荆州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通过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结合,树立以才兴业、人才兴市理念。不断提高产、才融合度,人才引领发展的贡献度。荆州高校要以服务地方发展需求为动力,实现校地融合发展。以人才、企业获得感营造营商环境,坚持业绩导向,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措施。

local9cf6febba508431aa889ca2167be5833

专家们一致认为,荆州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发展势头良好,具有无限的希望和活力。

(记者:董浩 通讯员:荆州市社科联邓南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