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新增8种致癌物,其中“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
很快,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织保守估计,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连日来,不少家长担心,既然儿童群体这么大的感染率,是否有必要带孩子检测、治疗呢?
1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梅红,她建议家长不要过度焦虑,如果没有症状不必刻意专门去检测。
没必要带娃专门去做检测
“幽门螺杆菌是很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梅红介绍,“口-口”“粪-口”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打嗝)等,如不经治疗,少数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部的恶性肿瘤。
资料图 来源:包图网
梅红主任介绍,和成人感染不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中共同居住的成年人或者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染导致,也就是说,大人在外应酬、聚餐时感染,回家后和孩子共用碗筷,就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有部分家长留言评论,“自己经常有应酬,在家又没有分餐,会不会传染幽门螺杆菌给孩子”,也有网友询问,是否有必要带娃去医院做检测?
在梅红主任的门诊,也曾接诊过带娃来检测的家长,但问诊后基本都被拒绝。根据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4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专门去做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该项检测是对症寻因,所以不建议单纯地为了检查而检查。”梅红主任表示,对于已经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如果没有必须治疗的指征,可以考虑在14-18岁以后再进行相关检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存在,又出现症状的,可考虑接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家长不必过度焦虑
做好分餐是关键
“对于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家长不用过度关心和焦虑。”梅红主任表示,儿童中大多是无症状,且生长过程中有自愈的机会,如果幼儿使用药物治疗,用药选择有限,各种抗生素等“上马”对肠胃功能影响也很大。
对于有些人一谈到幽门螺杆菌就害怕,梅红主任表示,从目前研究看,大多数幽门螺杆菌阳性都没有大危害和症状,只有10%到20%的感染者会出现消化道溃疡。不到1%的感染者发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可能有癌变的风险。
目前,C13和C14呼气试验是最为简单准确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梅红主任表示,只需要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以上,口服一粒胶囊,静坐一会,然后吹气,静待结果就可以了。但儿童确诊还需更严谨,必须结合胃镜等检查,不可随意下诊断,更不能在家随便吃药。
“防患于未然,儿童要注意避免感染。”梅红主任给出建议,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成人对儿童的“口-口”喂食;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儿童可以使用单独的餐具,定期用消毒餐具等;家庭成员之间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坐便器经常消毒,减少“粪-口”途径传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