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老旧小区改造年底“清零”

“改造后的小区,开窗见景,推门看花,幸福感满满!”4月27日,荆州市沙市区中山路街道植物园社区居民赵道兰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沙市是全国知名的“明星城市”,一批工业区和配套宿舍区拔地而起。

数十年后,管线老化、下水堵塞、停车难……这些“高龄”小区的“通病”逐一显现,软硬件设施已难满足群众需求。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民生福祉。沙市区在我省102个县市区中,改造体量大,任务重。据统计,2000年以前建成小区(片区)共109个,涉及2013栋、616万平方米,近7.3万户、26万人。

今年,该区不仅将完成省住建厅下达的25个小区、1.5万户改造“规定动作”,还将完成2023年剩余1万户改造计划,提前一年实现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清零”。

一幅“梦圆安居”的幸福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组团连片,集散为整——

超六成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4月27日,记者在植物园社区看到,坑洼的水泥路被填平拓宽,遍布楼栋之间的“蜘蛛网”没了踪影,水泥围墙改为通透式铁栏杆。

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等不得。2019年5月,沙市区正式拉开老旧小区改造序幕。

按照“政府主导、住建主抓、街办主体、部门协同、居民参与”攻坚模式,沙市区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四大家”领导分别联系老旧小区。

摸清底数,是第一步。白天,各街道、社区干部上门入户;晚上,反馈统计当天数据。仅2个月时间,所有待改造小区登记造册。

该区按照“组团连片、集散为整”思路,将老旧小区划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统一规划、设计、改造、管理,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差、失养失修等问题。

拆违,最为艰难。“拆违难,难在拆除老百姓的这堵‘心墙’。”植物园社区党委书记袁霞介绍,一开始,阻力大。“讲好‘遵法守法’理,算清‘大家小家’账,群众最终都会理解支持。”

“心墙”拆除,拆违提速。历时4个月,沙市区完成拆违11.5万平方米,为小区改造腾出了空间。

沙市区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衔接管线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街道办事处等参建单位,打通改造中各环节“堵点”,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及施工单位通力协作,管道“一次开挖,集体埋管”,全面推进工程进度。

截至2021年底,沙市区已完成改造近4.7万户,累计投入约7.5亿元。

居民“点单”——

“愿望清单”变成“幸福样本”

老旧小区具体怎么改?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小区改不改、怎么改,都需要2/3以上居民同意,一区一策。”沙市区住建局局长黄林林介绍,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将改造事项确定为道路、雨污系统、水电气等11类39个改造事项,居民可在此基础上“点单式”改造。

过去植物园社区雨污混流、管道老化严重。社区居民赵道兰回忆,每逢大雨天,化粪池就出现倒灌。按照居民“点单”,社区改造了化粪池,雨污分流。“再遇大雨,走在路上也不湿鞋。”赵道兰说。

社区东面毗邻菜市场和两所学校,过去居民只能从大门出入,从大马路绕路行,既费时又影响交通安全。“小区住户老人多,社区征求我们意见后,在东面围墙开了一扇小门,方便多了!”56岁的方艳枝称赞道。

“停车难、停车乱、擦碰多,矛盾纠纷不断。”胜利街道王板桥社区居民李贻凤告诉记者,以前儿子回来看望,围着社区绕上好几圈都找不着空车位。去年4月,社区将一处危房整改成200多个停车位,居民彻底告别“停车难”。

人口老龄化,给老旧小区改造带来新课题。文星楼社区春来片区是今年提升类改造小区之一,社区党委书记刘佳介绍,片区有51栋居民楼2637户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近四成。

“子女大多数不在身边,孤寡老人也不少,开火做饭不便。”58岁的居民张红玲说。

两个月前的一次社区居民会议上,居民一致同意,将两层楼的旧自行车库改造为老年服务中心,二楼开办食堂,一楼打造社区书屋,为“一老一小”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刘佳表示,预计今年十一前可完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