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死亡率达20%,这件事千万别做!

随着气温升高

梅雨季来临

各种野生蘑菇旺盛地生长起来

大家想吃野味的心是否蠢蠢欲动呢?

每到5-6月

省卫健委都会连发预警

提醒广大市民勿采、勿食野生蘑菇

图片

图片

近3年,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等9个地市由毒蘑菇引发的中毒事件共22起,中毒54人,死亡11人,死亡率高达20.4%。

图片

▲裂皮鹅膏-肝毒性

最致命的肝毒性毒蘑菇主要为裂皮鹅膏、灰花纹鹅膏和褐鳞环柄菇,肾毒性毒蘑菇主要为鳞柄白毒伞、拟卵盖鹅膏、赤脚鹅膏和假褐云斑鹅膏,横纹肌溶解症毒性毒蘑菇为亚希褶红菇。

图片

灰花纹鹅膏-肝毒性

图片

▲赤脚鹅膏-肾毒性

这些要命的野蘑菇不管叫什么名字,从外形看均为白伞伞和灰伞伞,与网络传言躺板板的红伞伞出入较大。哪怕是资深吃菇群众也无法分辨有毒还是无毒野蘑菇,每年都有资深吃菇老饕中毒躺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图片

鳞柄白毒伞-肾毒性

图片

褐鳞环柄菇-肝毒性

对于毒蘑菇,白伞灰伞才是要命的伞。

图片

▲拟卵盖鹅膏-肾毒性

图片

假褐云斑鹅膏-肾毒性

一旦吃了野蘑菇,不管出现什么中毒症状,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请医生和疾控专家帮助鉴别中毒类型。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生曾吃过野蘑菇,有图片或剩余野蘑菇也请主动出示,必要时请家属协助采集患者吃过的野蘑菇,以方便医生诊断。

图片

亚希褶红菇-横纹肌溶解症

图片

亚希褶红菇-横纹肌溶解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