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丝瓜络深加工做成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云上荆州报道:丝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做法也很多,等丝瓜老了掉皮和籽,做成丝瓜络,通过深加工还能制成各种畅销的生活用品。在石首市有一对兄弟俩,通过规模化种植,在家门口办起了丝瓜络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在彭师傅的丝瓜园里,一个个丝瓜长得嫩绿而饱满,彭师傅说,这批丝瓜已经被广西的老客户预定了,等到今年九月底丝瓜成熟后,通过浸泡和阴干,变成丝瓜络后,就要发往广西做药材深加工,这段时间,他要及时做好修剪,保证丝瓜长势。

作为蔬菜销售的丝瓜,个头是越小口感越好,而彭师傅种植的这500多亩丝瓜,是用来做丝瓜络进行深加工的,对丝瓜的品相要求又大又长。

六年前,彭师傅和哥哥看到村里有不少乡亲纷纷做起了特色种养殖,兄弟俩外出考察后,了解到丝瓜络深加工的发展前景很好,他们说干就干,一起学技术,回村试种成功后,在2016年成立了合作社。

合作社办起来后,因为丝瓜络的品质好,这几年广西、广州、安徽、江西的客商纷纷找彭师傅提前预定原材料,看到丝瓜络原材料销路好,彭师傅还给周边乡亲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带领大家一起种植。

2017年,兄弟俩在村里办了一间小型加工厂,专门生产丝瓜络鞋垫,通过阴干、消毒、破解去心、压扁整形等工序,一张张平整的丝瓜络鞋垫就做好了。

除了做鞋垫,还能做成装饰物、清洁用品、坐垫、枕芯等产品。目前,彭师傅的加工厂只生产丝瓜络鞋垫,其他产品是请外地工厂代加工,今年下半年,他们准备开通自己的网店,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村民刘师傅说,自从彭师傅在村里办起丝瓜络加工厂后,他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每年在村里就能干活挣钱,十分方便。

比起传统丝瓜,种植丝瓜络每亩田的效益高达6000元左右,丝瓜园的种苗培育、日常管理、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好处。

荆州石首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其飞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解决绿色防控,喷滴灌系统,通过技术支持,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三千亩。

(记者:陈孝伍 徐欢欢 编辑:黄伟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