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感觉,
这几年冬天特冷,
夏天特热……
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会有哪些影响?
就说极寒之地北极,
今年7月,
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
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
也在加速融化,
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
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
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
2022年6月以来,
热浪侵袭了北半球许多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利·塔拉斯
在7月19日表示,
高温天气将会是欧洲夏季的标配,
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趋势将至少持续至2060年。
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都发布了高温预警,
日本等很多国家的气温达到了历史新高。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称,
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
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
拉尼娜现象是指
太平洋该区域海温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正常年份温度。
研究人员指出,
当前拉尼娜现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
到2022年4月,
它愈演愈烈,
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空
出现自1950年以来罕见的寒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
拉尼娜现象持续到2023年初的可能性为51%。
研究人员说,
北半球出现连续两个拉尼娜冬季很常见,
但连续三个比较少见。
更多拉尼娜事件将增加东南亚发生洪水的几率,
增加美国西南部发生干旱和山火风险,
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多种飓风、气旋和季风模式,
以及引发其他区域的天气变化。
从现实生活中,
我国多地居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
今年夏天比往年要热了。
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
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
据统计分析,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
副高易偏北。
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
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
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
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
在中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
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此外,
由于副高携带的水汽
使中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
造成体感温度更高。
极端天气咋来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极端天气?
咱把压力给到全球变暖这个话题上。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是造成全球极端高温强度
和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据联合国气候科学机构的说法,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
比过去3000年中任何一个世纪都快,
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高于20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说了半天变暖变暖的,
到底暖了多少?
数据显示,
相比于前工业时代,
地球的大气平均温度上升了1.09°C。
不要轻视这小小的数据,
如果让整个世界的气温上升哪怕只有1°C,
都需要大量的热量来加热海洋、大气和陆地。
全球气候变暖,
并不意味着各地的平均温度会同步升高。
比如我们这里的温度可能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有些地区可能上升4℃,
另外一些地区也许会下降2℃。
2015年,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
把 “相对于工业化前的全球平均温升水平控制在2°C以内,
并努力争取控制在1.5°C以内” 写入协定,
从此,
1.5℃成为一个新增的、更加严格的气候目标。
目前来看,
全球变暖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2011-2020年全球表面温度
要比1850-1900年暖1.09°C,
其中,陆地增温的幅度是1.59°C,
海洋的增温幅度为0.88°C。
可见,
当前全球平均温升距离1.5℃的底线触手可及。
有气象专家预测,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
到本世纪末,
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将增大为目前的14倍。
这个本用来形容“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的词汇
马上就要“灭绝”了……
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加快,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失控?
近年来,
地球似乎格外的“躁动”,
你可以理解为,
地球正在以一种激烈的方式
试图恢复到曾经的气候平衡。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
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
而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
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正在加快,
那是否意味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失控?
地球还来得及“挽救”吗?
气象专家表示,
根据对未来的预估结果来看,
全球变暖现在还没有到不可逆的程度,
只要全球积极应对,
气候变化仍在可控范围。
温室气体排放如何控制,
人类想到了一个对策——碳中和。
这个 “中和”就是我们化学课本里学过的那个“中和”——
在一段时间内排出的二氧化碳和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等,
正负抵消,净和为零。
这样就能控制住“全球变暖”这头“巨兽”。
但是,
升温相对于二氧化碳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
哪怕二氧化碳已经控制住了,
温度在短期内并不会立刻稳定。
如果从现在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二氧化碳的排量依然会维持一段时期的上升,
然后才能看到措施的收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