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腰鼓、龙舞狮、竹竿舞、摆手舞……课后托管时间,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明德小学里欢声笑语一片,这些独具特色的土家族非遗文化课程,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正在教孩子们跳摆手舞的老师名叫宁颜艳,是卸甲坪土家族乡文化站工作人员。
宁颜艳的父亲宁远俊是当地“山歌大王”,受父亲影响,宁颜艳从小就爱唱山歌,大家都称她为“松滋的百灵鸟”。
2011 年,在外务工的宁颜艳被父亲召回家乡,开始着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在家乡曲尺河周边演奏《双镲锣鼓》,并将其整理成册编成文字谱。
▲网络图片
如今,《双镲锣鼓》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卸甲坪山歌》被列入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颜艳也被评为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卸甲坪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时代,让老百姓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活化传承”。
每年开学的第一天,宁颜艳都会出现在明德小学的操场上,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们各类民族舞蹈和民族乐器。
“我很热爱这个工作,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一点点贡献。”
近年来,明德小学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实施课外兴趣活动走班教学,坚持每天开展一个小时兴趣活动。
期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活动。
卸甲坪土家族乡明德小学副校长刘兵武说:“舞龙舞狮,我们是从湖南那边请的民间艺人过来教课,双镲子、摆手舞这些,我们请的文化站宁老师,他们除了教学生,还教我们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文化真正地落实,把它传承下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