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增强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期待,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便成了必要且紧迫实施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完成。
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及建设标准。通过村庄土地整理、经济补偿、拆除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乱搭乱建房屋,倡导节约用地。提高农村人居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注重农村建筑与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
统筹项目资金,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立整治重点,并分类实施推进。重点解决、美化、绿化、量化、净化问题,健全文化、体育、卫生、托老、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
开展村庄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劳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转运机制。
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现代集约高效。加强畜禽规模化养殖,鼓励农民使用电、煤气、沼气等新能源,减少秸秆、草木等燃料使用。成立合作社,规模化经营。
发展生态景观,拓展绿色空间。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资源优势,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公路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重视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应在搞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环保意识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活力。
“共同缔造”活动不仅是认识理论,也是实践方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办好民生实事,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美好环境人人参与、基层治理人人尽力、幸福生活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评论员 宋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