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最新公布

沪港通迎来八周年之际,港交所发布了《我们的互联互通故事,开启新篇章》的文章,公布了过去八年香港与内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最新主要交易数据。

港交所CEO欧冠升表示,互联互通定义了香港,也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致力于建设一个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市场,并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和利益相关者都希望参与其中。港交所未来将继续与广大用户、监管机构、内地合作伙伴及市场各方合作,不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为两地市场投资者及发行人创造更多机遇。

8年89.4万亿

根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8年累计成交额达89.4万亿元人民币,累计1.7万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内地股票市场。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持有的内地股票总额不断增长,由2014年底的865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2.2万亿元人民币。

南向港股通(包括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8年累计成交30.4万亿港元,累计2.6万亿港元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至2.0万亿港元。

日均成交额方面,截至2022年11月30日,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今年日均成交额已达1011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今年日均成交额已达305亿港元。

(2017 - 2021年,沪港通北上(LHS)和南下(RHS)日均交易额,来源:港交所报告)

港交所表示,2014年11月17日,连接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的沪港通机制启动。2016年12月5日,连接香港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深港通机制启动。沪深港通的开通,让投资者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参与对方市场,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时代。

2017年,随着债券通的推出,“沪港通”扩展到固定收益领域。首先通过北向通道连接在岸固定收益市场与香港,然后在2021年扩展到了南向通道,债券通多年来规模和范围都在增长和扩大。

债券通方面,港交所数据显示,债券通注册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从2017年7月的137人增长到2022年5月的3513人,日均交易额从2017年的2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266亿元人民币。

(2010 - 2022年上半年债券通和CIBM Direct的成交额(亿元人民币) 来源:港交所报告)

多项举措开启新篇章

港交所还在报告中表示,2022年一系列新举措开启了沪深港通新篇章,主要包括ETF纳入沪深港通、“掉期通”的推出等新举措以及将香港上市的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港股通推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柜台、在香港推出中国国债期货等三大进展和突破。

ETF纳入沪深港通方面,港交所表示,此举意义重大,因为它抓住了全球被动投资的趋势,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在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获得主题型和风格型ETF策略的渠道,并通过南向流动提升了香港市场的整体流动性。

港交所数据显示,ETF通7月开通以来的表现一直强劲,8月南下成交量达到81.6亿港元,7月为43.1亿港元。8月北向通道成交量达到6.06亿元,而7月为3.96亿元。

在将ETF纳入互联互通的同时,港交所宣布了“掉期通”的计划——这是港交所、中国外汇交易系统(CFETS)和上海结算所(SHCH)之间的合作,将为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银行间利率掉期(IRS)市场提供一个新的相互接入计划。

港交所表示,掉期通将是一个全新的沪港通渠道,也是全球首个衍生品互市准入计划。它将允许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内地交易和清算在岸人民币IRSs,而不改变其现有的交易和结算做法。CLARUS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岸IRS市场规模为5万亿美元,是亚洲流动性第二强的市场,2021年达到17.7万亿美元。

掉期通将为中国债券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交易在岸中国固定收益产品的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来源:港交所报告)

互联互通取得三大突破

报告显示,2022年9月,互联互通迎来三大突破。

首先,港交所支持将在香港上市的外国公司股票纳入港股通。港交所表示,这将是首次允许来自中国内地的散户投资者在香港购买国际股票,这有可能使香港的上市平台对希望利用内地巨大资金池的国际发行者更具吸引力。

麦肯锡(McKinsey)预计,中国内地的资本池规模相当可观。截至2020年底,内地投资者持有的金融资产约为205万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这一总额预计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约328万亿元人民币。

(2017 - 2021年港股通日均成交额(数十亿港元) 来源:港交所报告)

其次,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专柜。港交所表示,增加人民币交易柜台,允许中国内地投资者以港元或人民币交易香港上市股票,将简化结算流程,从而使整个市场更容易进入,提高了整体效率;并可能将更多散户投资者引入港股通。

此举还有望拓宽人民币跨境双向资本流通渠道,深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推动人民币长期国际化进程。在其他国际金融公司竞相争夺人民币业务的背景下,“人民币兑币”倡议的推出,将使香港在推动人民币交易走向国际市场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最后,在香港推出中国国债期货。互联互通的另一项进展——推出国债期货——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针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额外风险管理工具。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在岸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越来越积极,并要求获得更广泛的投资工具,尤其是在近期市场波动的情况下。

港交所表示,从更长期来看,香港正在发展其作为亚洲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增加更多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而随着衍生品交易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采用,香港固定收益衍生品的整体上行空间很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