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千湖之省湖北,近年来将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前不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达成了“武汉宣言”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多项重要成果。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如何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焦点时刻》特别策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访谈》,第三篇《寻梦守泽,湖北这样做!》,湖北之声记者王昱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咸雨。
记者:这次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您认为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
黄咸雨:首先,大家都知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湿地为例,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非常多的,能保持水土、固碳、提供鸟类的栖息地等。但另一方面还存在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问题,这些很重要但也很容易受到破坏。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休养生息”,这是强调自然的恢复过程,意味着我们要减少人类的干预让生态系统自动进行恢复。以神农架大九湖服务为例,2015年到2016年实行生态移民即退耕还湿之后,原来一些被开荒的农田很快就有了湿地的植物生成,而且湿地内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这就充分的证明,减少人类的干预而选择休养生息,这些重要但脆弱的生态系统也能很快的自然恢复过来。
记者:武汉能够成为《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举办地,我们有什么优势呢?
黄咸雨:第一,我们的家底很好。湖北省处于中纬度地区,省内的湿地面积非常大,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所以湖北省有“千湖之省”、武汉市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之前有全国的湖泊志,但是现在武汉市也开始编湖泊志,相当于给每一个湖泊、每一个水库上户口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第二,湖北省在相关法制法规上是走在国家前列的。例如湖北省在2012年就通过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2014年出台了《湖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到2017年还出台《湿地保护的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这些法律法规我们一直都做得很好。第三,湖北的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非常丰富。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比较擅长从地质演化的角度来看待湿地的演化,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团队和老师在关注污染对湿地的影响。武汉大学则可以发挥遥感技术或者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相关研究,还有其他高校也在做相关的工作。
记者:您认为接下来如何让湿地元素长期的融入到大家生活当中呢?
黄咸雨:第一,科普宣传的问题,让宣传进社区、进校园。例如武汉市园林局在解放公园开展的“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第二,我们的湿地公园很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些湿地公园的作用,让更多人到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第三,再聚焦到一些街道或社区,我们可以考虑在市民生活周围多建一些小微湿地以及亲近湿地的相关设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咸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