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有哪些基本要求?“居家小药箱”该准备哪些卫生用品?长期居家、很少外出的老年人为什么还需要接种疫苗?快和日报君一起来看这份《健康知识二十问》。
1.自我监测 主动报告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管理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立即报告。
2.控制外出 拒绝探访
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积极配合 完成检测
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4.日常起居 做好区隔
居家治疗人员的日常活动和用餐应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进入隔离房间。
5.戴好口罩 避免接触
在隔离房间内进行活动可不戴口罩,如出房间要戴口罩。与家庭成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戴好口罩。
6.每天开窗 保持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隔离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7.居家环境 清洁消毒
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区域的通风和清洁消毒。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家人再使用时与上次隔离人员使用间隔30分钟以上;若隔离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消毒1次。
8.注意洗手 保持卫生
准备食物前、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9.咳嗽喷嚏 遮挡口鼻
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10.生活用品 切莫共用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要每日清洁消毒。房间内每天用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11.生活垃圾 及时清理
用过的口罩与纸巾等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并消毒。
12.同住陪护 共守要求
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治疗管理要求。
13.母乳喂养 加强防护
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
14.符合条件 解除隔离
居家治疗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可解除隔离;如仍有发热症状,待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后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
建议物品清单如下
消毒液:75%酒精,84消毒液;
体温计;
抗原检测试剂盒;
脉搏血氧仪;
治疗药品(按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居家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尽快就医: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因就医等确需外出,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不出家门就能及时就医,从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全省各地不少公立医院已开通线上问诊通道,可以通过登陆线上问诊平台实现就诊。还可以通过“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登陆“健康湖北公众服务平台”,或者支付宝“健康湖北”小程序进行在线问诊。
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进入隔离房间。
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戴口罩。
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居家治疗人员的陪护人员。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是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导致发病甚至重症、死亡,所以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
1. 陪护人员与居家治疗人员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
2.与居家治疗人员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须一并遵守居家治疗管理要求,治疗期间不外出。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居家治疗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再按常规洗涤。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居家治疗者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尽量保持日常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接纳人们在突发变化时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正常心理反应,适当疏解情绪。
如有心理咨询需求,可以拨打12320卫生热线,也可在线寻求心理医生或神经内科医生的帮助。
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有症状者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发热使用退热药,咳嗽咳痰使用止咳化痰药,咽干咽痛使用清利咽喉、消肿止痛药。服用药物须按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如患者基础疾病,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常通风、勤锻炼是关键,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