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公安县300多个“护苗工作站” 呵护2万名留守儿童

近日,湖北省公安县组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护苗工程”拉练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等方式,激励全县各乡镇“比、学、赶、超”,大力推进“护苗工作站”建设,为全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公安县委、县政府以“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和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结合当地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整合辖区内各方面优质资源,纵深实施“护苗工程”。县委、县政府出台“护苗工作站”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县直各单位、学校、企事业团体积极响应,优质志愿力量积极下沉社区和农村,全县一盘棋,努力探索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难题途径。

每一颗幼苗都渴望阳光,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守护。“护苗工程”以促进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目标,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经过近半年多的实践探索,该县“护苗工程”稳步推进,“护苗工作站”建设模式、运营形式与激励机制初具雏形。各村(社区)“护苗工作站”由支部书记担任政委,下沉“四员”(宣讲员、护苗员、实践员、通讯员)力量。63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63所农村学校,建立护苗对象“一人一档”台账,由教职工担任代理家长“一对一”包保,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每个村至少建立一支本土志愿帮扶队伍,相关工作还将纳入年终考核。

在此次拉练活动中,公安县集中展示了一批立足各村各校实际,特色鲜明、主题丰富、精彩纷呈的护苗成果,为该县“护苗工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良好示范:斗湖堤镇淋姜社区以“品味书香·阅读‘悦’美”为主题,为社区儿童提供4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开展“跟着垃圾趣旅行”“蓝色宝贝趣使用”“我是安全小能人”等活动,增长孩子们的实践知识和体验能力;斑竹垱镇全美村以“耕读星期六”为主题,开辟农耕文化体验田,通过开展农耕妙旅活动,引导孩子对家长包容理解,增强孩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意识,激发孩子对农业知识的好奇和兴趣;毛家港镇红光村以“红星照耀红光”为主题,构建了“政府主管、社会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护苗体系,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护苗氛围;夹竹园镇三忠桥村依托“亲情连线”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亲情和谐人居软环境,实现了留守儿童与家长无障碍沟通,联合家庭农场建设安全实用的儿童乐园;孟家溪镇孟家溪小学以“非遗‘童’传”为主题,加强留守儿童文化熏陶,开展多种形式的“护苗”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逐步形成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让三袁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大脑”,为三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章田寺乡胡厂社区以“绘声绘色”为主题,发挥党建“火车头”作用,从居民急难愁盼处出发,成立“爱心妈妈”特色队伍,共同走进留守儿童的家里,教他们读书写字、自信自强,关心他们吃喝住行,以心连心,用爱赋能;黄山头镇上升村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打造“护苗+”模式,以强化“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工作理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净化文化环境、呵护健康成长,不断深化护苗活动成果;麻豪口镇北堤村以“为爱护航”为主题,构建村“两委”、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护苗体系,组建一支200余人的同心志愿者护苗队伍,构筑汇聚儿童欢笑的“欢乐屋”,打造促进儿童交流的“微平台”;南平镇红星社区以“未爱平行”为主题,成立“护苗联盟”,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共育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公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该县16个乡镇63所中小学、258个村、54个社区375个“护苗工作站”的逐步建成,目前全县20989名留守儿童均有代理家长,2953名困境儿童均有“一对一”爱心妈妈,“保障了留守儿童需要帮助时有人找,出现困惑时有人解,面临困难时有人帮,有微心愿时有人圆。”

“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我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但我们年纪大了,照顾起来也有些吃力了。”来村“护苗工作站”接孩子的狮子口镇义宏村村民刘大爷笑眯眯地说,“多亏有了护苗工作站,放假后也能和小伙伴一起学知识、做游戏,孩子成长了很多,我们也省了不少心。”

同心护苗,静待花开。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也是厚植党在群众中的根基,践行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初心的体现。“护苗工程”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经验,今后还需要一如既往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公安县将充分运用共同缔造核心理念,激活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持续发动全县教职工、学生代表、公职人员、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共同组成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护苗”力量,扩大“护苗”工作朋友圈,努力推动培训、就业、文化等各类服务资源下沉,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印成刚、兰京、王文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