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经验 全国推介!统筹推进信用分类与双随机监管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近年来,荆州市牢牢把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机遇,统筹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显著提高了监管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2022年,荆州市新增市场主体10.45万户,总量达到51.8万户,其中新增“四上”企业988家,总量达到4217家。2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荆州市作交流发言。

精准为企业信用画像。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和反复测试的基础上,荆州市建立了由通用指标、行业指标构成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和自动分类模型。同时依法依规归集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39个部门、8000多万条数据,建立健全了全市24个行业、10.03万户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数据库,经过及时优化调整,基本形成了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实际信用情况的指标模型。全市10.3万户企业,分为ABCD四大类,实行绿、黄、橙、红四色管理。其中:A类占65%、B类占15%、C类占17%、D类占3%。

靶向对企业差异监管。为了打破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存在的法出多门、人出多头、程序多样等现实问题,确保监管查有时效、联有章法,力争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荆州市制定了《关于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多管合一改革、打造“双随机、一公开”3.0版工作推进方案》,实践探索“五统一、一联合”,即统一执法队伍、统一权责清单、统一行政执法流程、统一监管平台、统一信用管理和部门联合执法。2022年,荆州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问题发现率较往年同类抽查提升了15.6%,案件线索移交增加了12.3%。全年检查企业较上年减少6600户,平均每年减少检查频次三分之一以上,得到企业广泛赞誉。

放大改革边际效应。引导鼓励涉企监管职能部门积极应用企业信用分类结果,对A类企业实行全面自律为主,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对B类企业实行适度宽松监管,适当降低双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对C类企业实行常规监管,按正常比例和频次进行双随机抽检;对D类企业实行重点监管,提高双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同时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等要素保障部门免除或降低信用良好企业抵押要求、降低申贷门槛和融资成本,创新推出“信用快贷”“小微企业经营快贷”等增信、增值服务,切实增强行业主动牵头、部门主动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