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乘用车公司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新能源汽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汤涛 摄)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
湖北团全国人大代表、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充满了力量。
新年伊始,我省印发《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北斗产业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大家纷纷表示,湖北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攻坚核心技术,推动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加快布局光电子国家实验室 由“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摄)
现场聆听、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非凡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擘画的蓝图令人充满信心。作为湖北团代表,我们深切感受到,报告中提到的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政策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一系列举措,都与湖北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紧密相关,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一直都是湖北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欣喜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最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电子已成为湖北最有实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并形成优势的领域,在湖北打造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建议依托湖北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优势、科教优势与区位优势,加快布局光电子国家实验室,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光电子技术战略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强有力的技术源头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促进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由“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支撑“武汉·中国光谷”跨越式发展迈向“世界光谷”。湖北还可发挥制造业优势,将智能制造与数字建造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给予更多支持,为湖北打造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更坚实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湖北拥有院士80人,全国第五;拥有高校130所,在校大学生180万人,全国第三;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全国第四;新型研发机构397家,全国第二。建议发挥湖北人才优势,将“东湖论坛”打造成国家级品牌会议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论坛,为高层次人才及其技术交流提供更好舞台,服务人才、技术与产业的集聚,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北斗科技战略力量
(受访者供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北斗产业发展,北斗产业也是湖北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教育创新和人才科技创新结合,促进北斗产业等“国之重器”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北斗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建议完善导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导航领域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撑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导航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规模。建议在“交叉学科”门类增设“导航技术”一级学科,建立从导航技术职业教育到本科专业及学位的完整学科体系。整合测绘、通信、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培养符合新时代北斗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型、复合型的导航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北斗科技战略力量,加快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布局建设导航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创新人才高地。以北斗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整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优势力量,汇聚一批导航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青年人才。要优化学科领域分布,重点考虑面向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PNT)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并积极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在各级人才计划中推动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产业人才后备军,着力打造忠于党、忠于人民、服务国家、顶天立地的人才梯队。既“筑巢引凤”,也“引凤筑巢”,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全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今年是武汉大学的“学科建设年”,我们将着力夯实基础学科,引育“大先生”、战略科学家,培育有世界影响的学术中心,大力发展信息学科。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强化数学、物理、计算机、地学等学科对信息学科的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市市长王太晖
发挥优势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汽车产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襄阳是“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的重要一极,2022年汽车产业产值达2412亿元,整车产量33.16万辆。我们将把加快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重中之重,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整车产量突破70万辆,为湖北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作出更大贡献。
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努力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2022年,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同比增长59.2%,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我们将加快推进东风公司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整车、东风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支持东风股份等企业以中重型商用车为突破口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头部企业,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20万辆、产值达到800亿元。
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积极争创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充分发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襄阳创新中心作用,依托襄阳达安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探索编制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先行区建设方案,加快培育集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产业培育、数据开发、标准制定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扎实推进全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车城网”。
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发挥磷矿、硅矿资源丰富优势,加快实施龙蟠科技、吉利集团、万润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培育壮大磷酸铁锂、多晶硅、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通过1至2年的集中布局,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袁超一 田佩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