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候鸟翩飞、鱼翔浅底、绿树成荫、……林水相依、人景和谐之间蕴藏着人类最诗意的情怀。美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细心呵护,如何在江汉平原上谱写美丽的绿色故事?需要荆州各部门共同努力、智慧引领、科学推动。近日,省财政厅一行调研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简称山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提出建议、意见和要求。
投入:荆州湿地保护修复资金居全省市州第一
荆州是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 目前,荆州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一。为建成平原区域江河湖湿地群保护修复新样板,荆州申报的“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简称山水项目)获得批准,成为全省市州唯一,荆州历年来最大的单体项目。
荆州山水项目着重突出兼具长江大保护典型性和平原湖区特殊性“双重特性”,覆盖8个县市区及3个功能区,计划实施期3年,总投资72.16亿元、涉及39个子项目,内容涵盖湿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等工作内容,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目前,全市水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居全省市州前列,湿地保护修复资金居全省市州第一。
使用:项目开工数达到总项目数的92%
截至2月底,荆州山水项目已开工子项目36个,开工数达到总项目数的92%,项目实施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投资20.84亿元,占三年总投资额的29%,占2022—2023年计划投资额的38%;中央补助资金已执行2.91亿元。全市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85.6公顷、湿地修复面积1292公顷、水环境治理面积1266公顷、新增林地面积5484公顷、土地综合整治面积491公顷、重要物种栖息地建设面积276公顷、水生生物修复面积188公顷、生态缓冲区建设面积968公顷、河道岸堤修复长度233千米、河道生态清淤211万方。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河湖再现“鹤汀凫渚,雁阵排空”的盛景,甚至在洪湖、长湖看到30年.50年未曾出现的大天鹅。连日来,省财政厅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长湖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长湖生物多样性及生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熊家河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项目、石子渊湖泊生态修复项目、湖北荆州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修复工程、四机厂挥发性有机物提标改造项目,看到长湖水质能见度可达到1米多,荆州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起观鸟台,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附近村落已成为生态景区、网红打卡地。
建议:自然恢复+辅助再生,让山水项目提速增效增亮点
“河边栽什么植物,该不该栽种这种植物”“种草能否提升水质”“生态缓冲带、生态湿地、湖泊生态修复,在施工修复上如何区分”……省财政厅调研组每到一处,最关心的问题是资金走向的投入和投入效益。
为提升投资取得效益最大化,省市财政部门专家表示, 提速增效增亮点。山水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需要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共同实施、共同完成,需要各相关部门联动推进,加快工程进度;该项目展示的是自然之美,应以修修补补为主,以自然恢复、辅助再生为主,推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湖边栽什么植物,该不该种这种植物,要请专家科学指导,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验收后返工;水安全、水治理、水修复等需要以不同手段来分类实施,也需要各部门统筹资金、办法、举措,分类推进。
生态的改善源于人,环境的治理在于人,绿色的成果惠于人。 荆州将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再接再厉、久久为功,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实施山水项目,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荆州智慧和经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