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有伦、舒红兵,突出贡献奖!

3月16日上午,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12项(人)省科学技术奖励。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和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每人获得200万元奖励。

获奖项目中:

自然科学奖48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

技术发明奖29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项)

科学技术进步奖20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79项、三等奖91项)

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5项

本次授奖项目,充分反映近年来我省科技强省建设的成就,体现出以下五大特色:

基础研究能力凸显。2022年自然科学奖申报数达到180项,比2021年增加31项,数量创历史新高。拟授奖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数量达到15项,比2021年增加6项,同比增长66.67%。

省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获奖项目中省属高校牵头的共有67项,数量和质量均创新高。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获奖的应用研究类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比达到88.46%,比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共有8项一等奖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

支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据经济效益核查结果显示,所有获奖项目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达到1095.69亿元,有力支撑了我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成果涌现。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退磁技术及一体化装备”“东风中重型商用车绿色智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多个项目,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被评为一等奖。

熊有伦:深入“无人区”的科研老将

人物简介

熊有伦,机械制造领域知名专家,1939年生,湖北枣阳人,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精密测量、数字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

1966年,时年27岁的熊有伦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喻家山下,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开始,迈出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漫漫半世纪,他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见证了机械制造的“中国跨越”历程,如今仍坚守在前沿科学一线。

勇闯“无人区”实现零的突破

在华科大机械学院院史馆和实习车间,摆放着两台“近50岁”的数控机床,一台卧式,一台立式,既是展示,也能使用。它们是我国高校首台自主研发制造的数控机床,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相当于现在的全国科技大奖。

这是当年熊有伦和机械系的同事们一起奋力打造的。卧式、立式数控加工中心的成功研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机械制造的自主创新。

机床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上世纪70年代,国内还没有工业母机(机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熊有伦与同事们摩拳擦掌向自动换刀数控铣镗床发起“冲锋”。其中难点是换刀机械手运动规划问题,为此,熊有伦整天泡在图书馆,几乎翻遍了国内外所有相关书籍。

彼时,书里鲜有关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介绍,更别说将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内容了。熊有伦凭借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机械设计基础,开创性地将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解决换刀机械手高效运动规划问题,巧妙地实现了单机械手一次换刀到位,大大提升了换刀数控铣镗床的自动化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年后,国外大学教授才在论文里提出类似的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方法。如今,基于熊有伦所提出的理论,关节型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

对科研创新和教书育人抱有最单纯的热爱

换刀机械手实现零的突破只是熊有伦科研突破的一个方面。

建立精密测量的评定判别理论,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填补国内机器人研发空白,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实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类零件制造技术质的飞跃……对于这些成就,熊有伦鲜少提及,但在提携后学时,他不遗余力,经常让年轻一代的学者站出来,做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

1988年,在中国科协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机械工程学会推荐了唯一一篇论文作大会报告,这篇论文由熊有伦和丁汉共同完成。在选择报告人时,熊有伦表示:“学术不论头衔,应该让年轻人多锻炼,多挑挑担子。”他推荐当时年仅25岁的博士生丁汉作大会报告。如今,丁汉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次报告,成为他终生回味的宝贵体验。

熊有伦常对学生说一句话:“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一方面要有创造精神、开拓精神,要走在科学前沿;另一方面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在精密测量领域成就很高,却希望自己的学生从事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不断产生创新性成果。

在他的学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陶波眼中,老师对科研创新和教书育人有着最单纯的热爱。他的生活常态就是在实验室、教室和家中的“两点一线”,累了,听听古典音乐,继续工作。

年过八旬仍笔耕不辍。熊有伦编写的《机器人操作》是我国第一本该方向专著,被各大高校作为基础教材沿用至今。他编著的《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二版)获2021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被誉为“当前机器人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之作”,被全国20多所985、211和双一流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极大推动了机器人学科发展和机器人高精尖人才培养,为机器人技术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理论创新源头。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五年后,乃至十年后投入工作中,仍能代表当下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熊有伦的教诲下,数百名学子从他的团队走出,其中1人入选中科院院士、多人成为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四代制造人将“国之大者”代代相传,在国防领域、国外高校和国际龙头企业成为中流砥柱。

舒红兵:在天然免疫领域创新不息

人物简介

舒红兵,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主要从事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学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从农家孩子成长为中科院院士,一路走来,舒红兵的步伐一直专注而坚定。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舒红兵瞄准行业前沿,立下一个又一个“中国里程碑”,推动免疫治疗与创新药物研发,为相关疾病防治奠定重要科学基础。

“这是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并非我个人的荣誉。”3月16日,舒红兵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如是说,“科研工作者常年坐在实验台前,一遍又一遍重复枯燥的操作。当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一点成果,能够用知识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1967年1月,舒红兵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成长在一个山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年少丧母的他生活异常艰难,靠国家资助完成从小学到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早年刻苦坚韧的求学经历,在舒红兵心中种下对祖国深沉而强烈的责任感。

上世纪90年代初,舒红兵赴美工作留学。留学期间,他仅用2年10个月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创下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领域最短时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纪录。

“但是,最能体现我人生价值的经历是在归国之后。”舒红兵在美国和北京大学工作期间,解析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为了解相关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经典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新成员TALL-1,以该分子为靶标的抗体已经成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

舒红兵说,他所从事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等领域,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与疾病健康息息相关,是国际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竞争最激烈热点和前沿方向之一,“只有瞄准创新、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专注,才能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

2005年,舒红兵回国全职投入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建设发展,带领团队在国际生物医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持续输出来自湖北的领先成果。在累计筛选数百万个克隆后,他和团队发现了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接头蛋白VISA和MITA及一系列调节蛋白,阐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有效启动和适时终止的分子调控机制。此外,舒红兵和团队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为炎性疾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

舒红兵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引用近2万次,包括被153篇 Nature/Science/Cell刊载论文引用,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SCI引用1562次,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天然免疫领域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2022年5月,舒红兵被聘任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不仅瞄准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带领团队研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免疫治疗等的药物,还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思索如何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湖北社会经济发展。

“去挣而不是去争。”对待科研领域未知的挑战,舒红兵十分坚定,“一定要摒除外界噪音和干扰,专注于学术;坚持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这个过程也许会花很长时间,也可能会失败,但是值得我们去尝试和努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