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券商发声!

这两天,又有多家券商密集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

4月6日,东兴证券、中原证券召开业绩会;7日,招商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和光大证券四家券商召开业绩会。互动交流中,有投资者针对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国际暴雷、招商证券IPO撤否率高、交易商协会对光大证券等4家涉及发行环节违规金融机构启动自律调查、中信建投是否收购其他券商,东兴证券投行项目涉嫌欺诈等热点事件直接发问,相关券商也都予以回应。

海通证券回应海通国际巨亏

3月19日,海通国际一则巨额预亏公告震惊市场,2022年公司亏损额预计高达64亿-66亿港元。随后,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林涌提交了辞职报告。

业绩说明会上,海通证券财务总监张信军回应称,海通国际2022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因香港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募资金额和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量下降,佣金和费类收入下降52.6%至15.4亿港元;二是投资亏损,包括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相关损失约34.4亿港元,以及因相关投资估值随可比公司市值及底层资产状况下跌,导致私募债权与股权投资和另类投资相关的公平值损失16.5亿港元;三是减值15.9亿港元,系因抵押品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调计提信用减值。

从海通证券披露的年报来看,2022年底境外资产比例为31.76%,可见海通国际在其跨境服务业务中的重要地位,而作为海通国际母公司的海通证券2022年主要业务收入也全部下滑,在头部券商中下滑幅度尤为显著。

2022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59.48亿元,同比下降39.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下降48.97%。具体业务方面,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降幅最大,为-17.05亿元,同比下滑了115.63%;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了24.69%;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了33.37%。

业绩说明会上,海通证券总经理李军对于2022年营业收入下滑的详细解释是:“财富管理板块收入94.53亿元,同比减少13.8%,主要是市场股基成交额和两融业务规模同比下降,经纪业务净收入、融出资金利息收入也同比减少;投资银行板块收入42.62亿元,同比减少24.7%,主要是香港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大幅缩减,境外投行收入同比减少;资产管理板块收入30.86亿元,同比减少33.4%,主要是资产管理规模下降,管理费和表现费收入同比减少;交易及机构板块收入-17.05亿元,主要是资本市场下跌导致投资收益减少;融资租赁板块收入50.9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对于海通国际暴雷后的营运情况,海通证券董事长周杰也向投资者进行了更新,他表示海通国际已开始实施3.0战略转型,主动压降资产负债规模,增加费类业务收入,优化营收结构。

周杰进一步阐述道:“尽管市场环境的波动导致暂时性的经营业绩下挫,海通国际仍将继续深化3.0战略转型,扩大费类业务收入来源,降低经营业绩的周期波动性,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同时紧紧围绕投行主业,大力拓展客需业务,控制风险敞口,保持资产负债规模总体稳定。2023年3月22日,标普维持海通证券及海通国际的‘BBB’评级,长期评级的展望为‘稳定’。目前,海通国际主要业务正常开展。”

回应IPO撤否率

招商证券:经济周期影响,对2023投行业绩充满信心

召开2022年业绩说明会的前一天,招商证券在互动平台回应“公司降薪会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时表示:公司始终秉持市场化经营理念,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由董事会依规制定薪酬激励体系。遵循业绩目标对标市场、薪酬水平对标市场的双对标原则,根据岗位价值、业绩结果、绩效表现、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落实情况等多维度确定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公司积极探索并落地实施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措施,依靠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推动公司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将持续加强对领军人才、核心骨干人才、技术人才、青年人才以及一线岗位员工的培养与激励力度,采用多元化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4月7日上午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直接对招商证券IPO撤否率高这一情况的背后原因发问。据wind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IPO项目共有79个被撤否,其中保荐机构是招商证券就有7个,已超过去年全年,2022年招商证券仅有4个IPO项目被撤回。

对此,招商证券总裁吴宗敏表示,根据目前行业内通用的统计口径,公司2022年项目撤否率为15%左右,在前20大券商中排名14,相对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对于项目撤否的原因,吴宗敏称:“项目撤否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发行人业绩出现下滑,这也是市场上主要的撤否原因之一。投行业务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我们对2023年投行业绩恢复性增长充满信心。”

招商证券投资交易业务的大幅下滑也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投资者的提问还涉及招商证券在这方面将会有哪些调整措施,以及是否加大非方向性业务投入。

吴宗敏表示,2022年,全年市场主要指数均震荡下行,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较年初分别下跌15.1%、21.6%、 29.4%;债市风险多发,中债指数全年涨幅仅3.3%,明显低于过去十年4.46%的平均涨幅。招商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67.77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低于前十券商降幅平均值和全行业降幅。

对于2023年的总体方针,吴宗敏称,公司将坚决贯彻“大而稳”的总体战略方针,加强市场研判和风险控制,统筹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整体投资结构,在有效减少业绩波动的同时,全面提升投资广度和深度,发挥金融投资收入稳定器作用;大力发展客需驱动和中性策略业务,充分发挥其收益稳健、受市场波动影响小的优势,继续扩大业务规模。

中信建投证券:目前没有收购其他券商计划,2023年持续加强合规建设

收购兼并是券商做强做大的重要方式,对于公司未来是否有收购其他券商的计划,中信建投证券董事会秘书王广学表示,公司目前没有收购计划。

在大幅2023年是否有加强内部合规的相关新措施时,王广学表示,2023年公司将在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推进合规文化深化年建设、推进客户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数字化员工展业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强合规建设。

对与全面注册制和投行业务,王广学说,公司投行业务紧密围绕全面注册制实施,继续深化“行业+区域+产品”的矩阵式布局,不断提高客户质量和项目质量,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投资银行服务。公司投行业务与其他业务全面协同,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比如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与投资子公司协同,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国家战略”开展业务,打造投资与投行联动的综合服务能力,增加早期优质项目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分支机构的协同,助力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谢谢。

对于是否会持续加大信息化投入,将更多经费投入到企业内部的IT团队当中,中信建投证券总经理李格平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持续、合理的信息化投入,形成可根据不同业务线特点,进行差异化支撑的信息系统与数据管理体系,提升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能力,以推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有序发展。

回应持仓美元债情况

光大证券境外业务也被“盘问”

高收益的美元债自2018年以来一直是中资企业赴港债券融资的热门选项。彭博社数据显示,2021年中资企业发行的中资美元债券共416只,总融资规模达到了1767.95亿美元。

然而进入到2021年下半年,港股和中资地产美元债在二级市场出现大幅下挫。据天风证券3月29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 年至今,违约地产中资美元债共计 89 只,违约主体共计 46 家。

随着在港中资券商的2022年业绩的披露,集体不同程度的亏损也“浮出水面”。集体出现亏损的原因,除了2022年港股下行、券商经营环境变化、全球货币政策紧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就是中资券商集体踩雷中资美元债。

深陷巨亏“泥沼”的除了海通国际外,交银国际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也近30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净利润也“骤降”九成,自营交易亏损达4.48亿港元。此外,光大控股、兴证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等多家在港中资券商也都录得亏损。

中泰国际研究部主管赵红梅在研报中指出,2021年至2022年,中资在港券商频发亏损,除了外部环境恶劣以外,没有执行严格风控,行业配置过于集中等问题也值得反思。

在4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直接问光大证券执行董事、总裁刘秋明:“贵司境外业务发展如何?是否持有较高的中资美元债?风险敞口如何?”

刘秋明对此回应道,截至 2022年末,公司海外证券经纪业务客户总数为14.2万户,同比增长0.56%。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开数据,港股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为0.26%。2022年,香港子公司完成12个港股IPO承销项目,其中2个项目为独家保荐人。公司海外自营没有直接持有中资美元债,资管业务个别资管产品持有极少量中资美元债,普遍评级较高,风险可控。

3月底,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光大证券等4家涉及发行环节违规金融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对于此事,光大证券执行董事、总裁刘秋明向投资者表示:“该事项起因为四平城投PPN项目因交易商协会抽查联席主承销商中信银行承销项目,过程中发现发行人违反交易商协会相关要求,近期发行人已被协会处以警告的自律处分措施,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在近期也收到协会启动自律调查的通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协会的相关自律检查工作,同时,公司也将加强对投行项目的合规风险管控,努力提升项目质量。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经营带来重大影响。”

东兴证券回应:对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深表歉意

对于2023年的发展,东兴证券总经理张涛表示,在宏观环境逐步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进的大背景下,2023年公司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巩固优势业务,补齐业务短板,加强内外部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打磨差异化特色,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稳步推进公司战略。二是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固本强元谋发展。以投研为驱动,打造投研中心和产品中心;大投行发挥牵引作用,带动机构业务发展;大资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打造品牌财富管理型和投资投行型大资管业务;大财富加大渠道能力建设,加快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大投资丰富投资品种及投资策略,坚定去方向性转型。三是深化集团协同,打磨差异化特色。四是加大数字化建设,践行科技赋能。五是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六是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坚守合规风险底线。

对于泽达易盛涉嫌欺诈发行的问题,张涛表示,公司对投资者因泽达易盛涉嫌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可能遭受损失深表歉意。公司将全面配合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依法妥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履行保荐人的持续督导职责,认真反思,加强管理,持续提升执业质量,不断提高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能力。

截至目前,东兴证券尚未因泽达易盛事项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监管措施,该事项的后续进展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您关注公司公告。

对于投资者提出的东兴证券股价及市值偏低问题,张涛表示,公司估值变动取决于每股收益、行业市盈率、流通股本、投资者预期等多种因素。公司正在积极研究经营对策,借鉴先进经验,围绕公司总体战略,努力推动内部改革和业务转型升级,加强经营管理,推动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努力回馈广大投资者;同时继续加强与市场分析师、投资者的密切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发现和认可。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张涛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证券行业共识。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改进业务运营模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合规风控能力,助力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公司致力于打造多层次交易体系,通过东兴198APP提供价格宝、金股在线等多种智能化投资工具,同时通过搭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财富管理领域已实现智能开户、智能客服、智能资讯和精准营销;两融业务实现智能信用管理等,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公司将持续推进“战略引领、数字驱动、科技赋能、协同创新、共建智慧东兴”的数字化战略,全面推动数字化建设。

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展上,张涛介绍,作为投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重视发展并购重组业务。近几年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取得了较好成绩,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公司财务顾问收入在行业内排名较为靠前。未来,公司将在并购重组业务方面,加强与集团业务协同,借助公司股权融资业务优势,围绕集团不良资产主业机会,积极探索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技术重组、产业并购基金等企业重组方式,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财务顾问业务,协助集团不良主业嫁接资本市场。

中原证券:深耕河南“总基地”

中原证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菅明军表示,2022年公司的业绩虽然出现下降,但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去年公司未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投行、投资和经纪等主体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为今年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后续发展中,中原证券将大力推进公司定增工作,补充资本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公司作为沪、港两地上市公司,近年来通过香港和上海两地资本市场融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净资本不足的问题,但目前公司净资产和净资本仍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本次融资如获成功,将为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金保障。

中原证券总裁、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李昭欣介绍,公司坚持“深耕河南、面向全国”战略导向,加快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具体就是“一个总基地、三大重点区域”。

一是做实河南“总基地”,持续深化省内分支机构组织功能完善和专业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郑州、洛阳等重点城市区位优势,大力挖掘增长潜能,全力巩固省内地位和领先优势;二是上海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成熟,未来将加大对江浙地区的业务开拓,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三是加快广深业务中心发展,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机遇,充分利用横琴、前海等区域的优惠政策,持续深化粤港联动,进一步探索公司业务协同发展新模式,尽快成为公司新的利润来源;四是抓住北交所设立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公司北京区域业务加快发展,逐步构建“一个总基地、三大重点区域”的发展格局。

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秘书朱启本介绍了全面注册制下中原证券的布局情况。朱启本称,去年6月份,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方案》,该文件要求“发挥中原证券本土券商主体作用,推行投行、投资、投贷联动‘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

中原证券将积极把握注册制带来的政策机遇和省政府五年倍增计划的区域红利,继续贯彻落实公司“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省内省外市场并重,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寻找业务机会,丰富项目梯次储备。加强投行团队建设,引入高素质团队,不断提升证券发行定价和承销能力,加强项目后续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融资需求。加强与研究所合作,对投行客户的行业特征、市场竞争格局、上下游产业链、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研判分析,深入推进企业上市首发、增资扩股、发债融资、兼并重组等业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