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荆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巍峨的古城墙,是“关公大意失荆州”,还是“千里江陵”?
荆州充满传奇的色彩,让大家对它的了解,好像只停留在了“历史”和“古老”上。
然而,作为荆州主城区的荆州区,早已从“古”出发,焕发出新的生机,奏出了古与新的律动。
这个五一假期,荆州区委书记、荆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万玲玲在《思享会客厅》,带大家“云”游千年古城!
点击视频,感受思享盛宴↓↓↓
保护加改造
千年古城焕新颜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万书记打趣说:“在招商引资中我们有时会开玩笑,如果把中国地图左右、上下折两折,中间那段就是荆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荆州的建城史长达5000年之久,因此,古城也成了荆州一笔不可复刻的宝贵财富。
荆州古城墙周长11.28公里,高8.83米,由于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保存状况好,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然而,在长期发展中,荆州古城出现了功能布局不够科学、人口拥挤、道路堵塞、老旧小区众多等问题,制约了古城文旅产业发展。
湖北省党代会报告指出,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革命文化富集地,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那么,荆州区又应该如何保护和挖掘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古城规划、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突围呢?
对此,万书记介绍,荆州区正通过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推进荆州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打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展示荆风楚韵的文化地标、文化现象、文化产品。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传承荆楚文脉,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荆州区大力推动古城功能疏解、人口疏散,把荆北片区、城东片区、城南片区等作为古城功能疏解承载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道路、公园等配套设施,同时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形象。
近几年,荆州古城保护疏散工作从未间断。荆州中学、西门中学、荆州区委等一批学校、机关、医院等迁出城外,与此同时,古城内老旧小区改造、拆违控违工作加速推进。截至去年8月,纳入计划的56个小区已有36个完成改造,拆除违建12.3万平方米,保持违建零新增。
万书记说:“荆州区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全力谋划推进‘古城小样板’规划建设,同步推进古城保护疏散和5A级景区的创建。”眼下,荆州区正在积极推进“环古城综合城市设计”等工作,深入探索古城保护和文旅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古城风貌、涵养古城气质、彰显古城特色。
芳菲四月,春意阑珊,古城却风头正劲。
4月8日晚,在昂首高歌的楚凤造型水上舞台上,一场跨越千年的好戏在古城旁上演——首届楚文化节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正式拉开帷幕。当晚的开幕式活动围绕“楚魂、楚颂、楚辞、楚风”主题,接连上演大型歌舞《凤鸣楚天》《离骚》,以及情景叙事表演《薪火千年》等节目。精彩纷呈的演绎,穿越古老与现代、连接历史和未来,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一幅梦幻瑰丽的荆楚文化画卷。
在访谈现场,万书记也拿出不少制作精美的楚文化文创产品介绍说:“夏天马上到来了,你看拿着一个绣着凤鸟的古风扇子,到荆州的古城小样板中走一走,也将会是一场穿越古今的心灵之旅。”
今年以来,荆州不断擦亮“游荆州古城,品荆风楚韵”城市名片。方特“花朝节”、荆街“第一届国风纸鸢节”、荆州园博园“花漾荆楚 郁你有约”第二届郁金香展、荆州区恒荣梅园樱花节等主题活动焕发新气象。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打造“荆州古城国风艺术节”品牌,集美食集市、武术秀场、国韵大秀、国跃盛典、古风汉舞于一体,激发古城新活力。荆州博物馆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周末和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前来荆州古城“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蜿蜒流淌的护城河环绕着巍峨耸立的荆州城,岸边绿树成荫,水中游船穿梭,自然美与人文美交相辉映,展现出“城水合一”美丽画卷。
水,带给了这座城市千年的繁荣律动,也曾一度带来了污水排江、生态破坏等生存之痛。
治荆先治水
春风又绿荆江岸
荆州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襟江带湖,河网密布,荆江起点在荆州区马山镇枣林岗,辖区长江岸线59.11公里,有15条河流、12座湖泊和30座水库,既是“鱼米之乡”,也是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
同时,湖北今年发布了《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按照省市流域治理单元划分,荆州区属于荆南四河、四湖、沮漳河三个二级流域片区中的松虎区间片、荆州城区片、沮漳河片三个三级流域分区。对此,万书记回应:“发展和安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她表示,在推进流域治理中,荆州区主要是要完善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防洪抗旱能力和改善河湖水生态,确保“一江清水东流”。
同时相比其他地方,荆州区作为楚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荟萃地,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墓葬遗址、历史建筑等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安全也是荆州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在落实《规划纲要》要求,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方面,荆州区将文物安全底线也纳入了底线清单,确定了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文物安全等“五条底线”。
2022年,为全面提升河湖库水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幸福感,荆州区将水质提升项目纳入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在去年,荆州区投资714万,利用民生实事水质提升项目,重点整治水质污染情况严重的河湖库。该项目已于去年4月份开始进行全面实施,农村湖库治理由各镇牵头落实,具体包括:
玉兰、铁子岗、杨家湾、张家垱、付家冲、八宝、新湾等水库进行生态投鱼及生态补水,蔡桥小微水体及里甲口电排渠综合治理,清滩河清淤、字纸篓生态修复等;
城中湖泊中的清风湖、明月池、洗马池、西湖生态修复工程委托区长湖工程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实施开展,通过实施包括水位调控、底泥原位改善、水体透明度改善、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健康食物网构建、清水态生态系统优化与稳定工程等工程措施,调整和优化湖泊现有生态系统结构,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水质。
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水质情况正在逐步好转,河湖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的改善,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人水和谐,荆州在学会与水共生共存、共同缔造幸福生活、走出一条致富路的征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作为和担当。
“入圈”又“出圈”
荆州区奋力先行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和《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到要大力发展宜荆荆都市圈。2022年,宜荆荆都市圈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荆州也成功突破3000亿大关,填补了全省在3000亿GDP城市的空白,而荆州区作为主城区,也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那么,荆州区将抢抓哪些机遇,从而更好地融入都市圈发展?又该怎样在建功先行区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脱颖而出,精彩“出圈”?
关于如何“入圈”的问题,万书记认为,重在一个“融”字上,即围绕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等方面加强合作,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她表示:
交通要融通。围绕构建“1小时”通勤圈目标,荆州区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服务和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要融合。荆州区将紧紧围绕共同打造全省汽车工业“南走廊”、特色农业示范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目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农业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优势,以功能互补、产业协同、资源共享为核心,推动优势产业链相互嵌入,互为配套。
生活要融入。荆州区正加强政策对接、协同与保障,推动区域教育、医疗、文旅等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于如何“出圈”的问题,万书记认为,重在一个“优”字上,即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突出特色,最大限度地实现错位发展。她表示:
要发挥农业产业优势。荆州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产业市场优势,抢抓国家级荆州农产品交易及集散基地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华中淡水渔都、华中预制菜之都、华中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及国家应急保供基地,重点打造农产品现代交易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应急保供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五大中心”,配套建设电商、中央厨房、金融、智慧物联和创客孵化等“五大服务平台”,着力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功能最全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市场群,带动圈内城市实现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
要发挥历史文化优势。荆州区作为荆州的中心城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广度上首屈一指、在高度上无可比拟、在亮度上独树一帜。下一步,荆州区将抢抓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的机遇,统筹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荆州古城5A景区创建,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历史韵味和丰富内涵,着力建设荆楚文化创新发展高地。
要发挥古城特色优势。将持续做好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三篇文章”,加快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和荆州大学城、高铁新区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大力实施碧水蓝天保护、生态绿网建设、古城风貌提升、街巷环境提质等十大行动,着力将荆州古城建设成为“城水相依、古今交融、处处皆景”的生态宜居之城,进一步提升荆州的城市首位度、知名度、美誉度。
当下,荆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正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态势。“作为荆州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赋予了荆州区推进城区领跑发展的使命。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荆州区要想真正扛起城区领跑责任,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荆州区将围绕推进四化同步建设,对标全省‘51020’和荆州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产业发展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在荆州区如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彰显主城区担当的问题上,万书记明确地讲出了荆州区的未来规划。
下一步,荆州区将围绕推动工业经济提级转型、推动城市经济提档升级、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为荆州发展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引擎,开辟新赛道。
文旅旺,古城活,产业兴,为荆州区奋进新时代、建功先行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关于荆州区的未来,万书记坦言,她的梦想是县域经济考核稳步进位、经济发展量质提升、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当然,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她说:“我希望未来的荆州区是一座更加幸福的城市。我们将始终保持燃烧、沸腾、奔跑的状态,把擘画的远景图变为实景图。”
跨越千年
荆州的热度
丝毫不减往昔
荆州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新的征程上
这座千年古城必将再续“荆”彩
书写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 制:洪燕
编 审:徐瑗 康耀方
策 划:林如峰 温少海
编 导:思享工作室 邹敏 张文杰
视 效:马培 郑世新 钱源 王纲 席晓璐
导 播:沈慧 石克煦 张建栋
技 术:陈伟 李军 许爱荣 李霞光 万毅
灯 光:方俊 李军
剪 辑:何进
摄 制: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新媒体审核:夏金
新媒体文案:张文杰
鸣 谢:
中共荆州市荆州区委宣传部
荆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