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插秧机自动插秧。
荆州是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中部粮仓”等美誉。开春以来,荆州各县市区抢抓农时,积极开展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完成春季粮油生产目标。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春耕备耕现场,感受田间地头满满的“科技范儿”。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
一名机手同时玩转5台农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徐凯
5月1日清晨,在一阵阵欢快的农机马达声中,监利市黄歇口镇兴华智慧农场迎来了又一个大忙天。
沿着宽阔平整的机耕路进入农场,一边是一排排现代化育秧大棚,一边是装有智能设备的高标准水稻田。
育秧棚内10多位工人吆喝着起苗、装框、上车,好不热闹。“大家加把劲,争取今天把这批秧苗插完!”农场负责人毕利霞骑着电动车,一路和工人们打着招呼,来到水稻田间查看。
水稻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智能农机大显身手,却不见几个人影:无人旋耕机按照设定路线作业,翻起阵阵泥浆;无人插秧机自动插秧、转弯、掉头,不一会儿,田间便披上了新绿;稻田上空,无人机来回掠过,均匀地喷洒着药肥……
“这些都是去年添置的智能农机,设备、系统一共花了600多万元。”毕利霞欣慰地说,“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今年春耕轻松多了!”
“这些机器都装上了北斗导航驾驶系统,完成定位和参数设置后,就能在田间自动作业。”金色大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操控着手中的平板电脑说,“传统农机作业是1人1机,现在通过多机协同,1个机手可以同时控制5台农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兴华智慧农场流转耕地26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近两万亩,毕利霞被誉为“女粮王”。去年5月,兴华智慧农场被纳入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为我省首批北斗智慧农场之一。
“应用北斗导航、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水稻生产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金色大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相东介绍,智慧平台能自动采集水稻生长数据,实现精准施肥、浇水和打药,还能在机插后判断是否需要补苗,大大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和损失。
智慧农场带来的好处,让毕利霞深有体会。“现在农村劳动力短缺,插秧农忙时很难请到人。2021年春耕,我把工钱涨了一倍,还是请不到足够的人手,最后误了农时,导致部分地块减产。”她说,智能农机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也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节约了不少成本。最关键的是能保证农时,如果没有这些设备,插秧至少要多10天。
2022年,在这些智能设备的助力下,兴华智慧农场将种植面积从2200亩扩大到2600亩,这对于毕利霞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天气好的话10天左右就可以插完秧,能腾出更多时间给周边的村民做好服务。”
监利是农业大市,拥有“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块金字招牌,2021年入选全国第一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从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到大规模机械化、再到现在探索智能化,监利农业不断升级。
“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农业,是大势所趋。”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柳少平说,去年,监利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4750万元,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购置农业现代化设施设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今年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86万元已发放到位。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助力下,监利全市现有各类农机具达到1.28万台套,农机总动力拥有量177.8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84%,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5%。
“稻—再—油”轮作
“一田两收”变“一田三收”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通讯员 肖莎 杨文
5月5日,洪湖市峰口镇洪卫村,65岁的村民聂德智一大早便下到自家稻田里,给秧苗灌水。“上月底在合作社买了1000多个再生稻秧盘。”聂德智说。
眼下,再生稻在洪湖受到广大农民青睐。再生稻,即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在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为再生蘖,再收获一季水稻。
“再生稻再生季全程不打农药,省工、省种、省肥、省育秧,绿色节本增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村支书张传明说。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2019年,洪卫村村两委“领办”天城垸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再生稻400余亩,还为当地农民提供育秧和收购服务。
天城垸是洪湖市春露农业合作联合社20多家成员单位之一。联社理事长曾斌介绍,目前联社辐射周边农户种植再生稻约9万亩。
“早在三国时期,洪湖就有再生稻栽培记载。”曾斌回忆,过去再生稻产量不稳定,碎米多,费工费力,不受农民“待见”。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彭少兵教授任湖北水稻创新体系首席专家。他带领再生稻创新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及省农科院作物栽培、育种、植保、土壤肥料等多学科专家开展协作攻关。经过10年努力,团队取得了再生稻良种选育、工厂化育秧、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丰产等关键技术成果。
在专家指导下,春露合作社再生稻亩产从150公斤提升到460公斤,整精米率从30%提升到42%。春露品牌再生稻与省内外多家超市、大型企业、学校及经销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并进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社区。2019年,以每斤50元的价格出口日本。
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郑普兵介绍,洪湖出台政策对再生稻种植户按照每亩200元进行奖补,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目前再生稻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洪湖再生稻米被认证为“国家绿色食品”和“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为让亩产效益最大化,去年10月,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在洪湖建立早熟油菜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探索“稻—再—油”模式,“一田两收”变成“一田三收”。今年4月底,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与春露联合社共建的“稻—再—油”轮作试验示范基地揭牌成立。同时,由省农科院自主培育的湖北首个再生稻专用品种“秧荪1号”也在洪湖试点种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作为“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首席专家,彭少兵介绍,针对目前再生稻推广仍存在缺乏适合机收专用品种、头季机收碾压毁蔸率高、高产稳产不易实现等问题,他率领的团队将发起新的“挑战”。
“水上育苗”禾苗壮
“育苗工厂”全年不打烊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许露阳 梅五松
春耕备耕,育苗先行。
4月24日上午,位于沙市岑河镇的童河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内,地面上、水箱上、空中管道上,各种绿油油的蔬菜种苗生机盎然。
童河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经过多年发展,先后被评为荆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并被纳入湖北省科技推广体系。近年来,合作社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发展工厂化育苗、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目前年可育苗7至8批次,全年不间断,年育苗量可达3000万株。
走进温室,一排排齐腰高的水箱苗床格外引人注目,水面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白菜、辣椒等蔬菜种苗。无论是刚刚冒头的小芽苗,还是即将出圃的大秧苗,只要是同一块苗床上的种苗,大小、高矮基本一致,长势良好。
“这是多功能新型苗床,使用泡沫盘进行无土水上育苗,上面还可以架设托板实现多层育苗。”周永宏介绍,传统的育苗技术人工成本高,水、肥、温难以精准控制,育苗效果不理想,于是从省农科院引进无土水育苗技术,并设计制作了相应的水上育苗设备,育出的苗根系发达,苗株整齐,成活率高,抗病性强。前几年,合作社引进圣女果新品种,使用无土水育苗技术大获成功,苗株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育苗这个活儿不简单。不懂科学不行,没有设施也不行!”周永宏介绍说,“现在温室内风机、地暖、遮阳、保温等设施一应俱全,相比普通农户,合作社集约育苗更方便,品质也更有保证。”
“温度27.6,湿度77.1,光照18.5。”温室电子屏上,显示着实时监测数据。周永宏看了一眼数据,便掏出手机打开内保温层,温室上空的薄膜便自动收卷起来。“温室内的设施都连上了网络,控制系统和手机终端相连,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数据,操控设备。”周永宏说。
成熟的管理,完善的设施,过硬的质量,让童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声名远播,目前服务菜农5000多户,面积8万多亩,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区。
去年,合作社在省农科院指导下,成功试制了20多个菜薹品种,让周永宏信心大增。今年,他从内蒙古引进土豆新品种,进行技术改良,成功繁育2万多斤,增收8万多元。
“现在市场对种苗的品种、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周永宏拿起一盘圣女果苗说,“这个品种的苗子能卖到3块多一株,比普通品种贵了近一倍,还供不应求呢!”
“希望能通过优质种苗促进设施化栽培扩面增量,引导蔬菜种植大户绿色种植、科学种植。”周永宏说,规模化、集约化育苗是大势所趋,合作社将进一步打造集蔬菜产业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培训、种苗繁育与供应为一体的基地。
30多位专家“科技闹春耕”到田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龚丝雨 王帆帆
4月7日,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荆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30多位专家,走进公安县黄山头镇肖家咀村等地,开展“科技闹春耕”活动。
一大早,村部培训室座无虚席,一些晚到的村民搬来凳子听讲。专家们就杂草防控、集中育秧、再生稻栽培等技术,分别向村民作了详细讲解。
随后,专家一行来到鑫云家庭农场走访。“去年收成怎样?”“有没有病虫害?”“一个棚里几只蜜蜂授粉?”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等专家走进大棚边看边问。
“多亏专家指导,去年20亩西瓜地赚了30万元。”农场负责人张云说,“今年面积扩大到150亩,专门请了4位技术员抓日常管理,5月份就可以出瓜。”
在宏莲种植合作社,一排排大棚里育满了嫩绿秧苗。专家们注意到,通风口附近的秧苗长得格外稀疏。中国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团秘书长罗炬问:“老潘,今年温度没控制好吧?”合作社负责人潘道刚苦恼地说,“今年刚播种就遇到低温,出芽慢,长得也慢。”
“现在规模做大了,设施也得跟上。”罗炬建议说,“育秧得控制好温度,赶紧把暗房建起来,简陋一些不要紧,规模够用就行。”
潘道刚又带着专家看了浸泡的稻种,几番请教之后,心中豁然开朗。临走,潘道刚拉着专家加了微信。
当天,省农科院和荆州农科院共同捐赠了200册科技书籍和价值5万元的生产资料,荆州农科院与宏莲种植专业合作社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从国介绍,近年来,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对荆州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一批先进科研成果在荆州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8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