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北省监利市的黄歇口镇,素有“江汉平原粮老大”之称。从一颗种子到一粒大米,稻田见证了无数次不抬头不直腰的精耕细作。从田间到餐桌,粮食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责任。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落后的技术、繁重的劳动、优势并不明显的收益,这些传统农业的弊端不断削弱着种粮的吸引力。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69期:黄歇口的新“稻”路。当插秧号子变成农机的轰隆,种田人的努力能否不再被辜负?不下水、不沾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又从何蓄起?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依依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沃土之下悄然孕育的新“稻”路。
水稻播种正当时 繁重劳动农户忙
在黄歇口镇王杨湾,每户都有田,每家都种粮。每年种完自家的田,不少村民还会靠种田的基本功给别家插秧,挣来的钱用来补贴家用。管水、防虫,出门就是田,每天都巡田。村民把田当作宝贝。一身泥巴浑身汗,弯腰劳累直不起身,10个人一天得插完20亩田,这是婆婆们和稻田无声的较量。和她们相比,今年49岁的杨华全算是村里种田的“年轻人”。身为老幺,1997年结婚后,他被迫留下来照顾一家老小。靠着最初的10亩水田,杨华全和爱人只能勉强糊口。为了养家,他只能流转别人不愿意种的荒田,还喂过鸭子、搞过运输,农闲时的副业排得满满当当。
虽然嘴上喊累,但杨华全心里还是放不下,想要大干一场,身体却吃不消。在黄歇口镇的14万亩水田里种粮,“杨华全们”一度有心无力。本可以种双季稻的天然禀赋被闲置,花精力更少的单季稻成为了首选。怎样才能让稻田作业不再“苦哈哈”?人还是那些人,田也还是那些田,那就只能从种法上下功夫,才有可能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给高效农业提供机会。
机械装备齐上阵 农业生产提效率
百亩大田,机器一过,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肥料入泥。这位驰骋水田的是黄歇口镇的种粮大户——夏卫华,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农机技术专家。2006年,守着自家的30亩水田,他买了第一台自用机耕床。有需求就有市场,2009年,乘着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监利配额千万的东风,更多的农户实现了“以机代牛”。为了资源共享,夏卫华和镇上的6名农机手一起,组建了监利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开始提供稻作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但是相比其他环节,机械化插秧的推广并不顺利,老百姓一开始都不太接受新的机械化方式,担心苗长不起来或者烂掉。
2010年,还是村小教师的毕利霞代替丈夫参加了“湖北省首届农民机械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为了帮助丈夫,20多天的学习后,她毅然决定辞职,加入了合作社。想要推广机械化,第一道关就是育秧。2010年,夫妻俩首次尝试露天育秧,可就在秧苗即将移栽的前一天,一场寒潮打得他们措手不及,秧苗全死了。第二年,好不容易熬到了移栽期,秧苗在运输途中又受到了挤压和颠簸,插下田时很多都是半截的,有的农户看到这幅场景甚至坐在田埂上大哭了起来。原本打算弥补村民损失的夫妇俩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村民们却反映秧苗的长势变好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成功经历,让毕利霞和丈夫有了信心。为了进一步提高育秧的质量和效率,2012年,夫妻俩给秧苗盖起了单间大棚,开始集约化工厂育秧。
“虾稻共作”新模式 助农稳产保增收
育秧技术的突破,使大面积的机插秧成为可能。仅在2012年,黄歇口镇的“单改双”面积就进一步扩大,不少“冬闲田”变成了“增产田”,而整个监利水稻的复种面积也增加了20多万亩。像这样的育秧工厂,黄歇口镇一共有4家。在毕利霞的倡导下,大家统一种子品种,可以满足全镇六成农户的用秧需求。规模效应一旦形成,买农资就可享团购价,仅买尿素这一项,每吨可少花近百元。2014年,毕利霞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超过2000亩;同时还为145名成员、8万亩的面积提供育秧、机插、配肥、机收、烘储等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服务,农户可选择全托管或半托管。
杨华全从2014年开始就加入了毕利霞的合作社。除了自己收割,其他的环节,他都选择了托管,人更轻松了。如今流转的面积也扩大到了100亩。但杨华全也算过一笔账:流转土地最低是一亩田500元,化肥150元,农药100元左右,翻耕60元,收割80元,排灌电费20元左右。再加上各种补贴,一亩田最后最多赚500元。“米袋子”装得满满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机械化操作降低种粮成本的同时,还得增加效益,让农民两头受益。
目前,在黄歇口镇,本地稻、本地米走的多是下沉市场。只有种优质稻,才有可能卖出好价钱。虾稻就是监利有口皆碑的优质稻。勤劳聪慧的江汉平原农民,靠着风靡全国的“虾稻共作”模式,收获比单一水稻种植效益高了3至4倍。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产量的稳定性,而且售价也比普通稻谷高。另外,合作社给农户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进一步的节本增效。为了严防只养虾不种稻,2021年3月,监利发布新规:虾稻共作,要确保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靠着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在有效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热情,破解了“种粮不增收”的困局。截至去年,监利作为全国水稻、小龙虾“双料”第一县,水稻种植面积220万亩,其中108万亩推行“虾稻共作”模式,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130万吨左右。
科技赋能新农村 “慧”就农业新图景
有了收成,又有了收益,黄歇口人守着家门口的田,日子也有了盼头。但是走到田间地头,一个个弯着腰、弓着背的身影又无声无息地提醒着毕利霞夫妇:种粮这件事,还有升级的空间。2022年,毕利霞夫妇投资300万元,再加上国家补贴的300万元,利用“北斗+”技术,将基地升级成了智慧农场。“只见农机上路,不见农人下田”,目前通过智慧农场还不能完全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当智能化对上农业,它的诸多技术还有待优化,但通过科技赋能土地,耕作方式正变得更“聪明”。
一旦解放了人力,种地就增值了。目前,在黄歇口镇,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公斤左右。而像这样的产粮大镇,监利有6个。今年,监利将扩大试点范围和面积,在11个乡镇实施双季稻轮作面积22万亩,同时配套推进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工程,全方位提高复种指数,优选粮食品种,提升粮食品质。如今,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集约化育秧、机械化种田,沃土之下,正悄然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学整田、学插秧,看农机下水,听农人期待。无论是传统耕作,还是现代农业,对于农民来说,种粮自然会算经济账,怎么种、种多少,关键要看能不能赚到钱。但粮食关乎国计民生,不能只向“钱”看。现在,各项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而规模庞大的小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怎样让他们得到实惠,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的回信中提到,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或许我们需要更多像毕丽霞、夏卫华这样数量还不多,但敢闯敢干的种粮大户来起个头、带个队,让种粮这个“体力活”逐渐变成“技术活”,让单一种粮变成综合生产,让会种地的人都“慧种地”。土地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一旦种粮的经济账算好了,种粮的安全账、长远账就会越算越有空间。沃土之下孕育的新“稻”路,正点燃着丰收的希望,也通向美好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