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分类+双随机”荆州模式获国办督查激励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此次通报表彰中,我市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获得激励支持。

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是优化营商环境、稳主体保主体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研究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的课题,通过打基础、分步行、建体系、促推广等系列措施,形成“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融合监管新格局,在全省率先摸索出监管路径,2021年6月,市场监督管理局被省局指定为唯一试点单位。

2021年3月,我市多次组织专班赴外地学习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吸收外省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荆州市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办法》,先后出台三批企业信用分类评分指标,包括通用和行业指标,实行1000分制,其中通用指标600分、行业指标400分。从经营资格风险信息、经营行为风险信息、舆情关联信息和关联风险信息四个维度99个指标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价。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企业信用风险情况,去年8月,我市搭建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依法归集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39个部门、8000多万条数据,建立健全了涵盖全市涉及印刷、食品销售、交通运输、烟草零售等24个行业和部门,10.35万户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数据库,成功构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体系。

截至今年4月,全市10.35万户企业,从信用风险低至信用风险高分为ABCD四大类,其中,信用风险低 ( A 类)  5.65万户,占比54.61%;信用风险一般 ( B 类) 2.79万户,占比26.98%;信用风险较高( C 类)1.66万户,占比16.04%;信用风险高( D类)0.25 万户,占比 2.37%。

针对企业信用分类结果,我市鼓励引导涉企监管职能部门积极应用,开展双随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对A类企业实行全面自律为主,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对B类企业企业实行适度宽松监管,适当降低双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对C类企业实行常规监管,按正常比例和频次进行双随机抽查;对D类企业实行重点监管,提高双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市场监管部门还不断探索拓展企业信用风险的运用场景,四大国有银行利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平台,免除信用优秀企业抵押要求、降低申贷门槛,创新推出“信用快贷”、“小微企业经营快贷”等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物业管理行业完成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后,每月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媒体上予以公示。信用风险低、信用良好的企业能够迅速入驻绿地、保利、碧桂园等大型房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优胜劣汰”,信用良好的企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良性轨道。

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探索,为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信用监管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