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完水稻
剩下的稻桩似乎没有用处
或一把火烧掉,或翻入地里沤肥
其实
稻桩还蕴藏着顽强的生命力
可以再生
洪湖
是再生稻栽培技术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再生稻栽培记载
更拥有“中国再生稻之市”的金字招牌
6月13日
《农民日报》以
《华中农业大学与洪湖春露联合社
共建再生稻专家工作站》为题
报道洪湖再生稻产业发展
近日,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华中农业大学、洪湖市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见证下,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洪湖市春露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举行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双方约定由洪湖春露联合社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技术学院彭少兵教授及研究团队,成立专家工作站,增强再生稻等水稻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洪湖春露联合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由农技、农机、农资、植保等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粮食加工、农业经营管理企业共同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已发展成为再生稻产业的龙头,每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销售稻米5000吨,年产值在2500万元以上,形成再生稻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这次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再生稻领域的领军人物彭少兵老师及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充分利用专家教授的知识才能,培养洪湖市的产业技术人才,使洪湖再生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洪湖春露联合社理事长曾斌介绍说。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再生稻科研团队,在开展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品种选育示范、全程机械化等再生稻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方面给予了联合社大量的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持,使洪湖市再生稻产业得到健康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洪湖全市再生稻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已成为洪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的再生稻等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领先优势的影响力。”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与技术学院书记周雄表示,以彭少兵等老师为代表的专家身上都有扎根农村一线的优良品格,既真正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关注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学院将全力支持专家工作站的发展,持续发挥工作站的作用和效益。专家工作站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联动国内涉农院校和地方农科院所,围绕再生稻的轻简化种植、品质、产能提升以及品牌打造,展开重点攻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