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用好用对方法,才能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办成实事。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今天,让我们重温总书记的有关论述,跟着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
“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访贫苦,看粮袋摸炕被;进社区,察民情解民忧;入车间,问诉求明方向……每一次赴基层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身入”,更“心到”,以实际行动践行“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从选择调研目的地时敢钻“矛盾窝”、看“背阴胡同”,到调研路上临时下车察看小麦长势,再到深入太行深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为全党示范:“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
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书写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冒雨深入宁波舟山港,酝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一路指引,从国情土壤中找到了啃硬骨头的有效办法、过险滩的具体路径。
“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与过去相比,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群众的构成也变了,这就要求我们使用的调研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不走形式、取得实效。
研究抽样调查结果,思考如何建立和完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低保”政策和机制;专门部署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言传身教,引导全党与时俱进推进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