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荆州日报》以《九美锣场绽新颜——沙市区锣场镇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综述》为题,关注锣场镇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活动。
全文如下
↓↓↓
“开会了,乡亲们!今天是我们长湖村5组的‘小聚会’,我们一起聊一聊,看大家有什么困难,对村里的发展有什么好建议!”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在沙市区锣场镇长湖村火热举行。近年来,锣场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汇聚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动力,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出了一条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夯实“主心骨”乡村怎么建,村民说了算。作为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长湖村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利用村民晚上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组,以屋场院子会的形式开展恳谈活动。“露天垃圾桶垃圾味道难处理、蚊虫滋生,能不能修建垃圾分类亭?”“修个百姓大舞台,平时可以跳广场舞,搞活动又有专门的场地。”……傍晚时分,一把蒲扇一把椅子,大伙和党员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谈心声、谈发展,在欢声笑语中,为村组建设碰撞出不少“金点子”。近年来,锣场镇完善“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建立“1+2+N”骨干队伍,每个村配1名村小组共同缔造负责人,2名村干部担任党建专员,为村民健康、法治及其他相关问题答疑解惑,结对包联,形成了民事民提、民策民议、民谋民决的氛围。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处处火热的建设图景:3组36户村民出资19100元建起垃圾分类示范亭,4组、5组村民筹资12100元修建柏树坟健身广场……村民们不再当看客、做旁听,而是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家园。
产业支撑激活“主引擎”走进锣场草莓金桔采摘基地,一条崭新的产业路向远处延伸,路面宽阔平坦,道路两旁的樱花树郁郁葱葱,村民开车直奔田间地头,十分方便。“原来这里都是田,根本没有路,开车要从318国道绕行,还到不了田间地头,草莓种植、采摘和销售都很麻烦。”锣场村种植户张于保说,现在路修好了,乡亲们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大大减少,积极性提起来了。金桔采摘基地也正在规划建设,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的关键支撑。锣场镇听取群众呼声,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起全长1.43公里的锣场产业路。这条路串起长湖村、向湖村、锣场村3个村庄,与奇丽路、书院路、八支渠路、九支渠路相连。通车后不仅方便当地群众出行,还带动长湖花木大世界、长湖渔果共享基地、鸿源水产养殖基地、向阳花农业生态产业园、锣场草莓金桔采摘基地等多个沿线产业的发展。乡村建设越来越好,一个个特色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锣场村年产草莓2万多公斤,让依靠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村民有了新出路;向湖村向阳花农业生态园集养殖垂钓、果蔬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有效推动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休闲观光游的融合发展……目前,锣场镇正以产业路为轴心,积极构建集生态观光、果蔬采摘、餐饮娱乐、文化体验、儿童游乐、少年研学等农文旅教于一体的荆州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接二连三”文章,打造特色农业强镇。
文明新风培育“主力军”走进锣场镇向湖村,只见道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得到提升,路边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条文通俗易懂。“无论是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还是生活水平方面,这些年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提起村里的转变,村民杨正智瞬间打开了话匣子。“自从有了村规民约,群众房前屋后都收拾得整整齐齐、高价彩礼得到了遏制,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近年来,锣场镇探索乡村建设新路径,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制订符合民意的村规民约,用“小村规”撬动“大建设”,树乡村文明新风尚,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该镇结合乡镇重点工作和各村社实际,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环境文明、平安建设等通过民主程序纳入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真正“接地气”、合民心。“积分制”四美管理体系,点燃群众共建共管热情;“清廉村居”建设,培育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村民共享文化成果……锣场镇不断引领乡风文明真正落地开花,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九美锣场,美美与共。如今的锣场镇,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和谐,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灿烂,由共同缔造所带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真切而强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