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划!荆州开启“古今双轴”组团发展→

7月13日召开的

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以实施规划纲要为总抓手

推动城市和产业

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荆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市委书记吴锦在讲话中提出

按照“重构、聚集、融合、转型

的总体思路

切实增强发展的

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重构空间结构

优化城市发展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决定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

“古今双轴”、“一主、两副、七个组团”的空间结构,最终都要落在城市组团上。

什么是“古今双轴”

·荆楚大遗址文旅组团至荆州古城副中心(组团)发展轴

·城市新中心组团至沙市老城副中心(组团)发展轴

什么是“一主、两副、七个组团”

一主:城市新中心

两副:荆州古城、沙市老城两个副中心

七个组团:城市新中心(组团)、荆州古城副中心(组团)、沙市老城副中心(组团)、高新科技组团、智能制造与现代纺织组团、现代化工组团、荆楚大遗址文旅组团

整合聚集资源

打造城市主引擎

建设荆州新城是百年大计、荆州大事

将建设“荆州新城”作为推动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统筹推进“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的关键引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先行样板,主攻“四大功能目标”的核心承载地,组建指挥部,实行每月调度、双月述职、常态推进。

强化规划引领

迅速完成荆州新城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和城市中轴线设计,做好每栋建筑、每个地块的详规,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定期修编,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荆州新城范围

东至豉湖路-白水滩,西至荆襄河,南至西干渠,北至长湖,范围约44.2平方公里。

城市中轴线在哪里

东至红门路,西至园林路,北连长湖,南抵长江,核心区约2.26平方公里。

加快新城建设

依托已有成果,优化建设时序,优先启动城市新客厅等标志性项目,集聚吸附高净值人群、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标准公共服务,加快打造江汉平原“两高地、四中心”。

什么是“两高地、四中心”

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消费中心、服务中心。

将建新城与搬古城结合起来

统筹做好控增量和疏存量、活化古城和建设新城、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做到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项目和政策两手抓,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增强行政、医疗、教育、金融等功能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

聚焦优势产业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产业、职住、产城

着力实施优势产业倍增计划

从产业集聚发展、企业主体培育、工业园区升级、链式招商突破、科技创新赋能、政策要素激励等6方面精准发力,让镇街干部和园区干部手上有招、肩上有责,全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现代化工、特色文旅等中心城区“五大主导优势产业”。

加快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步伐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聚焦园区短板性、配套性、改善性需求,在荆州经开区规划建设集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城东生活中心”,完善医疗、教育、休闲设施,健全步行和骑行网络,实现城市快速路与高速路互联互通,推动文旅区、高新区与成熟片区由交通干线连接的“廊道式”向城建项目连接的“绵延式”转变,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半小时通勤圈”。

坚持节约集约

加快转型发展

“节约集约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组织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项目、“僵尸企业”四个专项清理行动,建库上图、摸清底数、精准分类,通过二次招商引资、“府院联动”、节余转让、有偿退出、闲置回收等形式,让土地等要素资源高效流动、有序配置、充分利用。

以经开区、高新区为示范带动全域园区满园强园,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合理确定并适当提高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容积率、建筑系数综合控制指标,推动“工业上楼”,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园区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

全域建立亩均效益评价管理长效机制,完善“亩产论英雄”考核体系和低效、无效项目定期出清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集约高效用地评价,集中集约发展指标纳入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让“寸土生寸金”。

对标优化升级

增强县域崛起内生动力

县市以中心城区为“参照蓝本”

聚焦“城市、园区、产业、交通”四个关键,科学谋划县域空间布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严格控强度、降密度、限高度,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加快小型化、分散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空间尺度。

推动县域快速路与高速路无缝衔接,实现产业园区、县市城区、重点景区、中心镇“15分钟上高速”,推动组团式综合开发。

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和标准尽快达到全市平均水准,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坚定落实政府投资不低于40%投向工业园区、每县市不低于5万平米建设标准化厂房等硬性要求,全力推进“飞地经济”、“招落分离”,加快壮大县域“1+2”产业体系,实现城区、园区绵延发展,走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封面图片:范振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