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60周年,也是中国向海外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60年来,中方向阿方派遣27批医疗队、3522人次医护人员,累计诊治患者2700多万人次,接生207万多新生儿,树立了中阿友谊的丰碑。
——2023年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举行会谈时强调。
中国(湖北)援阿医疗60年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万里共好。
1963年4月6日,应阿尔及利亚政府请求,我国选派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启程赴阿尔及利亚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选派的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24名队员以湖北省专家为主,北京等省市参与。从此,中国政府向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医疗队为主要形式的卫生国际合作和援助正式拉开了序幕。
60年来
中国(湖北)向阿尔及利亚派遣了27批医疗队
派遣人数居全国之首
作为传递中非友谊的“白衣外交官”
弘扬中医国粹的圣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
接力擦亮“中国医疗队”
这块“金字招牌”!
“白衣外交官”
一位无国界医生的新使命
7月17日上午,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五天的访华之旅。而巧合的是,就在阿总统访华期间,一位特殊的湖北客人也到访了阿尔及利亚。
他,就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
张定宇曾是湖北第17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也是湖北第一个、中国第一批无国界医生。此次受湖北省政府、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委托出访,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张定宇满心感慨地表示:“我正好今年60岁,又是中国援阿60周年,我觉得这两个数字碰到一起还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60年,此时守护在阿尔及利亚的,已经是第27批中国医疗队了。这些年轻的中国医生,即将完成为期两年的援非工作,九月份就要回国了,接替他们的将是第28批中国医疗队。
岁月更迭,使命传承。1997年,34岁的张定宇也和眼前这些队员们一样,从湖北来到遥远的非洲,在阿尔及利亚君斯坦丁大学中心医院从事麻醉工作,再次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20多年前的记忆一一浮现在他眼前。
听说有此前援阿的中国医生到访,一位叫法蒂玛的阿尔及利亚女士特地从家里赶过来,找到张定宇,想从他这里打听另一位中国医生的名字。
湖北省第17批援阿医疗队队员欧阳山蓓
原来,在1998年,法蒂玛被送到这家医院急救,是湖北省第17批援阿医疗队队员欧阳山蓓为她进行了紧急手术,而欧阳医生正是张定宇的同批队友。
在张定宇的联络帮助下,法蒂玛如愿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她通过视频通话向欧阳医生表达了谢意和祝福,并约定今后在阿尔及利亚重逢。
中国第25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巴特那分队队长刘玉凌教授,在援阿期间,抢救了多位危重产妇
对一批批中国医疗队,非洲友人满怀感谢和怀念。直到现在,阿尔及利亚妇女仍然会让自己的孩子称呼中国妇产科医生为“中国妈妈”。
“白衣外交官”为中非友谊、中非医疗合作续写新篇章。
国粹中医
"圈粉"非洲患者
援非医疗队队员不但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同时也向当地民众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医文化。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医传统疗法——针灸,经由湖北援非医生接力,成为中非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一张独特名片。
第1批援阿医疗队徐贤泽医生把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引入阿国,治愈了各类疑难杂症患者
渐渐地,当地老百姓逐渐接触针灸、尝试针灸、了解针灸、相信针灸,“中国神针”在当地叫响。他们将针灸称为“利白拉”,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神针”的意思。中国医生也成了“最尊贵的客人”。今年89岁的徐贤泽回忆,医疗队时常会被邀请参加当地人的婚礼,还两次受到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接见。
6月22日,周仲瑜教授首次走进大学,为阿尔及尔第一大学医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一场中医针灸讲座,她是第一位走进阿一大授课的中国教授。
“医三代”
做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60年来,湖北省累计向阿尔及利亚和莱索托两个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员3706人次,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眼科、麻醉科、中医针灸科等不同专业医疗队员。
在受援国共接诊病人2757余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87余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75余万例,抢救危重病人20余万人次,接生208余万新生儿,为受援国培训医护人员1.8余万人次,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会530余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