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荆州市完成公路水路投资83.76亿元

江汉风报道:今年以来,荆州各个交通重点项目与时间赛跑,全力拼抢各个关键节点。1至6月,全市完成公路水路投资83.76亿元,同比增长97.6%,占年度目标的76.1%,完成情况综合考评居全省第二。

6月30日,随着架桥机将最后一榀箱梁精准落在南延线特大桥511-512号桥墩上,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荆荆铁路3标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任务,此次架设的最后一榀箱梁长32.6米,重790多吨。

中国中铁大桥局荆荆铁路三标项目部经理 潘胜平:今天完成了全标段538榀箱梁的架设,此次箱梁架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施工正式进入新的阶段。接下来将进行无砟轨道施工,为明年年底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重大项目是荆州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来,荆州市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总投资301.4亿元的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当枝松高速等“三路两桥”项目有序推进。近日,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观音寺长江大桥公安侧索塔承台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由地下施工全面转为地上作业,在长江两岸开启了“双主塔”施工的新阶段。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JSTJ-2标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 汪忠洲:预计明年五月份完成中下混凝土塔柱施工,然后进行钢塔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情况下,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上半年,荆州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稳中有升,全市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81368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1.3%,总量排名全省第3。其中,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288466万吨;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803.82万吨;集装箱10.3万标箱,总量排名全省第2。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荆州临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为临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大现代物流头部企业精准招引力度,签约9个现代物流产业项目,总投资17.83亿元;新培育规上道路货运企业33家,总数达46家。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肖飞:推进物流港、产业港、贸易港、服务港、功能港“五港”并建,布局建设现代临港产业生态圈,推动大宗货物集疏运比例提升到80%以上,实现“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来,荆州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物流降本增效明显。今年,荆州新开辟“荆州—南阳”水铁联运通道,与河南南阳汉冶特钢公司首批签约矿石供应量40万吨,相比全程铁路运输可降低成本17%以上;开通直达上海的集装箱航线,物流周期由10天缩减至5天。目前,荆州充分利用长江水运的运价优势和三峡大坝待闸的时效优势,使铁水联运综合物流成本每吨可降低50元左右,已成为山西、陕西等地经长江铁水联运上下水的最佳转运点。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肖飞:围绕荆州盐卡、木沉渊、松滋车阳河、江陵郝穴等重点港区,布局大宗商品区域分拨、集中仓储、商品展示等基础功能,拓展贸易、金融等增值服务,开展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和供应链综合服务,做强“北煤南运”“南货北上”大宗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做大化工品从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水联运线路,做优粮食海进江西进的铁水联运线路,打造进口铁矿石海进江再转铁路至西南、西北的铁水联运线路。

今年是荆州“交通发展攻坚提升年”,全市将锚定“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奋力打造“一中心、两枢纽、四基地、四示范”,即打造江汉平原交通物流中心,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煤炭、铁矿石、农产品、化工产品四大铁水联运集散基地,多式联运、“四好农村路”、公交都市、快递四个示范城市。

(记者:胡威虎 陈孝伍/编辑:王晗/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