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6岁的郭景云(后排右一)前往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前,与外婆、母亲和弟弟合影留念。
一张大圆桌,几张旧椅子;年代感十足的塑料水瓢、搪瓷盆,布满了摔破后修补的痕迹……这是郭景云的家,30年前分配的老房子,一切陈设仿佛还停留在那个年代。
简陋的房间里,记者找到几张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具的“特殊党费”收据——
1989年海外考察,郭景云将省吃俭用攒下的500美元生活费交给党组织;2008年汶川地震,郭景云交纳1000元党费支援灾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郭景云捐赠6500元抗疫。
受党教育70年,交纳“特殊党费”对郭景云来说并不“特殊”,每当党和人民有需要,郭景云总是毫不犹豫。
时间流逝,收据上的字迹渐渐模糊,这位87岁老党员“爱党、为党”的初心,却愈发坚定。
特殊党费,凝聚一生爱党深情——寻访老党员郭景云的故事
1990年党费收据:承载爱党爱国初心
“多省一点美元就能多学一点先进技术”
一沓大小不一、制式不同的党费收据中,有一张显得格外不同。
“这是我最早的一张党费收据,编号为NO:0283,只有4位数字。”拿起收据,郭景云向记者讲述了34年前的一段往事。
1989年,根据国家计划,机电产品面临国内压缩和调整的局势,为了达到供需平衡,必须扩大出口。原湖北省机械工业厅紧急行动起来,组团到美国推销机电产品,同时,考察国外先进机电产品和技术,时任荆州地区工业局局长的郭景云率团赶赴美国。
“当时外汇紧缺,出国费用高,但是国家为了发展生产、支持机电工业发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支持我们到美国推销、考察,给我们每人备足了几百美元生活费。”郭景云回忆说。
郭景云深知国家的困难,到美国后,为了减少开支,他白天四处推销、考察,晚上就打地铺睡觉,夜里气温低,常常冻醒。鸡腿最便宜,他就每餐吃鸡腿,时间长了,他一吃鸡腿就反胃难受。
郭景云保存的部分党费收据。
除了必要开支,郭景云一分一角都斤斤计较。其他团员不理解,分给每人的美元明明足够生活开支,为什么还要拼命省钱?
“国家送我们来这里考察学习,天天吃鸡腿生活就已经很好了,嘴不能馋、心不能贪,多省一点美元就能多购进一点外国先进产品,就能多学一点先进技术!”郭景云说。
一回国,郭景云就将省下的500美元全部交给了党组织。1990年3月17日,中组部给郭景云发来了一份特殊的党费收据。拿着收据,郭景云的手微微颤抖,“这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好的激励!”
2011年党费收据:见证为党育人的坚守
“活一天就要认真为党工作一天”
讲台上,头发花白的郭景云,声音仍然铿锵有力。讲台下,青年党员们聚精会神,不时发出热烈掌声。
这是今年6月30日在荆州市委党校,郭景云以“弘扬延安精神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主题,为300余名新党员代表讲授“入党第一课”。
从花甲之年到耄耋之年,已经87岁的郭景云,依然坚守在弘扬延安精神的讲台上。
为什么宣讲延安精神?他说:“宣讲是为了让后辈们从延安精神中回望初心、不忘初心、坚持初心,汲取力量,为党和国家奋力拼搏!”
怎样宣讲延安精神?他说:“给学生讲,我会用革命先辈的成长故事,教孩子们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对于机关干部,就以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为例,讲为官为民。”
“活一天,就要认真为党工作一天。”郭景云牢记为党育才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义务宣讲延安精神20余年,撰写的讲稿达数百万字,听众达7万余人次。
宣讲延安精神,郭景云还给自己立下“四不”规矩:不接、不送、不吃、不收。近的地方,老人走路去,说“锻炼身体”;远的地方,就乘公交车,称“接地气”。
2010年,郭景云任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客座教授,在学校讲党课、宣讲延安精神。
按学校规定,一个课时讲课费为70元,郭景云认为给学生们授课,学生们爱听就是最大的收获,多次推辞不收。实在推辞不过,郭景云就象征性地领取了1020元。转过身,立即将这笔钱全部作为党费交纳了……
2016年党费收据:传承守好优良家风
“没有敬爱的党就没有我和我的家庭”
87载人生,郭景云始终恪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2015年,79岁的郭景云被荆州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将1000元奖金如数交纳党费。“没有敬爱的党,就没有我和我的家庭。党已经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个钱我不能拿,交给组织用到更需要的地方。”郭景云说。
纯正党风引领清正家风。郭景云用朴实的行动将对党的忠诚深深根植到儿孙们心中。
身为一名党员,二儿子郭海英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他眼中的父亲,一生信仰坚定、忠诚于党,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向子女们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992年,郭海英考入原荆州市公路局工作。得知他在收费科工作,一些发小、同学、朋友纷纷来“托关系”希望办理免费通行证。
“享受免费通行的公车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政策和流程办理。”郭海英一律这样解释。他说,工作岗位上尽本分、守初心,是“廉洁奉公”的家风深刻影响着自己。
郭老的言传身教,不断影响着后辈,为他们立起人生坐标。如今,郭家三代16人有12名共产党员,7个孙辈及他们的伴侣中,有4名硕士、2名博士、1名高级工程师。
孙女郭书廷大学毕业后,考入珠海市第一中学教英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0年来,郭书廷的勤恳、敬业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多次被当地教育部门、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在我们家,入党是硬要求。”郭书廷说,工作后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爷爷要求大家“少年入队、青年入团、成年入党”的良苦用心,“这份好家风我们一定会传承践行下去!”
做好人 子孙接力传承——写给父亲87岁生日的一封信
敬爱的父亲:
您好!
今天是您87岁生日,您历来反对做生,哪怕是吃一块生日蛋糕。昨天晚上,我翻出了不少老物件,有以前的笔记本、家人的老照片、孩子们送的礼物,更多的是您工作学习的笔记以及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件件拿出来看完又放回去,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很少跟您写信交流,记得上次,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时候,我写了篇纪念文章《一个老党员的言传身教》,荣获家风家训征文二等奖。当时您76岁,正活跃在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延安精神的讲台上,那时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您依然健康快乐地站在宣讲台上,那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一件事啊!
今天这个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如今87岁的您仍然精神矍铄,慷慨激昂活跃在重温红色历史、讲好中国故事的讲台上。这些年来,您年事已高,活力不变,越来越珍惜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宣讲延安精神这一旷日持久、不为名利的事业中去。这在常人看来很难理解,但我知道,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是您一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为此,您活得健康、有意义。
在我心里,您是一个爱党、为党、敬党的老党员,是一个坚守初心、踏实干事、清正廉洁、堂堂正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好父亲。
在我心里,您是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党员,更是一个严厉的父亲。记得1988年,我所在的单位钢材断货、任务压头,我信心满满地向时任工业局长的您寻求帮助,希望您帮忙批几吨钢材,却被您严词拒绝,还给我上了一堂政治教育课。那时我很不理解,明明是举手之劳的事,您却拿廉洁说事。对此,我很生气,一段时间没有回家。直到1989年您出国考察,把节省下来的经费交了“特殊党费”,用廉洁从政的点滴教育我们。您常讲:“不能公权私用,有权任性。”警醒我们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常言道,父母的修为决定家风,家风塑造了儿女,您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在您身上所形成的家教家风将影响子孙后代。在您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们一家三代16人中有12名共产党员,都能像您那样爱国、爱党、爱民,正派上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守法、守纪的公民,您的孙子也能像您那样,勤奋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出色的工作,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这也是倍感欣慰的事情。
父亲,您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万贯家财,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子子孙孙会传承好、发扬好,正像您孙子郭天阳的评价:“爷爷素质能力全面,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写、蹲下去能指导,利益纠葛能平衡,遇事有魄力拍板,是组织培养的好党员,老百姓拥护的人民公仆!”
我们为有您这样的父亲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
有道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祝敬爱的父亲87岁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您的儿子 郭海鸥
2023年8月29日
记者手记
传承红色精神是他一生的追求
8月2日下午,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郭景云家,和此前一样,客厅靠窗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党的理论书籍、各类党报和几摞笔记,老人又在为第二天出门宣讲认真做着准备。
记者在郭景云家中采访。
郭景云今年87岁了,仍坚持在机关院校、企业社区义务宣讲,他说:“我身体还行,只要讲得动就一直讲下去。”只因,践行、传承红色精神是他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工作47年,他坚守为民初心,在7个行业的岗位上苦干实干;退休27年,他坚持义务宣讲延安精神,为传承革命精神发挥余热。
郭景云不仅自己始终牢记“爱党、为党”,更用言传身教帮子孙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追求和信仰深深根植到儿孙们心中。
他一心向党、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令人肃然起敬,他从严治家、代代相传的红色家风令人叹服。郭老,向您致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