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
良法善策护航新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对荆州而言,地方立法不仅是一项充满朝气的工作,更是一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载满沉甸甸民意的工作。
自2016年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荆州市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首位,在精准立法上下功夫,让立法项目尽可能体现荆州特色,以立法促改革、以良法谋善治,为荆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和法治基石。
2017年3月1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荆州古城保护条例》。这是荆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旨在加强荆州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破解地方性法规落地难等问题,荆州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目标,以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的“三入”为抓手,有力促进地方性法规正确有效实施,受到全国人大与省人大的肯定,《法治日报》头版进行了专题报道。
10月24日,市民罗先生骑行电动自行车经过塔桥路与荆沙大道十字路口时,因未戴头盔被民警拦下。
“根据《荆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驾驶人或乘坐人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处警告或20元罚款。”鉴于车主是首次违反规定,民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放行。
以良法谋善治,用法治力量涵养城市文明。《荆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经过多轮修改完善,这一群众受益、社会关注的行政立法,实现了荆州电动车管理工作的“由乱转治”。
近年来,荆州市聚焦民生热点,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立法,出台《荆州古城保护条例》《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荆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荆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条例》等一批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
坚持“开门立法”,融入民计民生;优化立法机制,贯彻人民民主。2021年,市政府印发《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的意见》(荆政发〔2021〕5号),建立13个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从制度层面上建立健全立法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荆州区司法局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这批“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的“民生小法”的出台,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受到一致好评。“小切口”立法标志着地方人大立法工作正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截至目前,荆州已出台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2部。“法治荆州”,正逐步绘就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的美好图景。
执法
公正规范营造新风尚
“将豆制品纳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目录,既与国家‘放管服’改革政策相违背,又不符合当地没有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实际。”2021年3月,市民陈某对《荆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目录的通知》(荆食药监发〔2017〕59号),向市司法局提出书面审查建议。
市司法局启动规范性文件审查建议办理程序,广泛征求市场主体代表意见,于2021年5月重新印发通知,不再将豆制品、粮食加工品、米酒、酱腌菜等纳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目录。
新的目录公布,从禁止到引导,538个小作坊办理加工许可证,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行政执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关乎着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2021年来,荆州市政府共出台重大行政决策12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五大”法定程序。出台《荆州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实施办法》等6项制度,形成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化、廉洁性评估标准化、合法性审查严格化、备案审查规范化、实施后评估常态化、审查建议办理人性化的“六化”全流程工作模式。
△荆州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协调荆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一起行政处罚案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并对公正司法作出系统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与法治的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
今年11月,荆州市出台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指引,实现规范性文件从起草到制发再到施行、废止的全流程、全周期监管。
市司法局设立“局长信箱”、信访接待窗口、“12348”专席,构建起电话、来信、来访、短信、网络“五位一体”行政执法监督举报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即“不予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免予行政强制清单”,有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约谈指导、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改进强制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执法方式,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自2022年以来,全市共收集问题线索359条,立案监督305件,作出处理决定12份,提出监督建议296份。
司法
多元化纷绘就新“枫”景
带着烦恼忧心忡忡而来,获得解决方案满意而归。在沙市区太岳路33号的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这样的情景时常可见。
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解民忧,共同缔造和谐社会环境。
△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线调解室线上调解现场。
平安荆州、法治荆州的建设,牵着百姓的情,系着群众的利。作为和谐稳定的“润滑剂”,人民调解方兴未艾,大有作为。
近年来,荆州市司法行政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论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进展。
市司法局坚持“调解优先、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围绕“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目标,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构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为重点,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仲裁、诉讼、信访有效衔接,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让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有地“找说法”“最多跑一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荆州市围绕社会高频纠纷类别和群众民生需求,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在医疗纠纷、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并不断向消费、旅游、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等领域拓展,覆盖城乡社区和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
坚持法治赋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围绕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荆州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荆州实践,推动8个县市区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形成以市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站式”解纷平台为中枢、基层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为“神经末梢”的工作体系,及时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发挥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全面排查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风险,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整体安全稳定,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诉源治理,积极参与多元解纷,办好群众“操心事”、解决群众“烦心事”、服务群众“身边事”,用心用情用力绘就基层解纷“枫”景画卷。
2021年以来,荆州市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借助基层力量开展纠纷隐患摸排,共受理调解纠纷34911件,调解成功33948件,调解成功率97.2%,涉及金额10.3亿元;荆州行政复议工作围绕“强基础、延服务、治源头”主动作为,将调解救济和指导监督贯穿办案全过程,创新“234+N”工作法,“荆州·巾帼说法”工作室工作经验获司法部推广。
普法
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
9月中旬,荆州市司法局联合纪南文旅区司法分局走进江店村开展“法治文艺行进乡村”群众性法治文化文艺汇演活动。活动采取法治文艺节目表演、法律知识宣讲及问答互动穿插进行的方式,将文艺演出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场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
△“法治文艺行”进乡村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现场。
近年来,荆州市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有序推进“七五”“八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深化拓展。
结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我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组建155人的荆州市青少年法治宣讲团,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法润成长”百场法治宣讲进校园和“法治阳光”百场法治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法律进企业”宣传活动,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7000余场次,覆盖基层村民(居民)300余万人次,不断壮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
江陵县熊河镇两湖垸村、公安县麻豪口镇裕公社区、洪湖市峰口镇土京村、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江陵县沙岗镇九甲湖村、石首市高基庙镇高基庙村等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在2021年全省第四届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荆州5部作品榜上有名;2022年全省“护航成长与法同行”法治精品课征集活动中,荆州4部作品获奖;建立近千个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法治宣传5万余次……
△荆州市司法局在荆街大舞台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汇演。
层出不穷的一线普法“智慧”举措和不胜枚举的鲜活场景,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法治”这一名词在古城荆州更加生动。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12家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全省、全市法治创建、普法工作先进、表现突出单位;80人被表彰为全国、全省、全市普法工作先进、表现突出个人。
如今的荆州,机关里、校园中、广场上、厂房内、农户家,随处可感受到法治的脉搏。法治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融入增进民生福祉的各个领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甘泉如滋养荆州人民的长江水奔涌而至,助力荆州三千年凤鸣楚天、九万里风鹏正举,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