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公安县崇湖
流域范围121平方公里
涉及3个乡镇13个村
被当地人称作“大湖”
曾几何时
崇湖因过度养殖开发
成了当地人不愿提及的痛
十多年过去
大湖在呼唤中“归去来”
这一次
它能找到乡愁中的归处吗
我们开始寻找答案
已是冬至
崇湖边上的黄岭村
党支部书记龚道平正拿着桶捞虾苗
一桶下去
虾子不是越多越好
十五六个密度
才是适度养殖
才是正正好
“捞虾苗”要不多不少才刚好
崇湖的水养虾,也养人
龚道平就是喝崇湖的水长大的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崇湖边的地开始大量抛荒
龚道平想不通
为啥农民连地都不要了
龚道平说:“我们那时候正年轻力壮,把人家不要的土地进行一个集并,种了几年地也确实不赚钱,2003年,我们就出去打工。”
四年时间过去
厦门的一家外企里
龚道平却总惦记着家里的那几十亩地
直到2007年
在深圳上学的女儿要回老家参加高考
龚道平再也按捺不住
他提前一年交待老家的弟弟把地先种起来
但让龚道平没想到的是
当年田里头小龙虾的收益
竟然远远超过了水稻
“回去养虾”!
龚道平越来越坚定
很快,油焖大虾从湖北发迹风靡全国
看着虾价一路大涨
黄岭村也在公安第一个成立了龙虾养殖合作社
大力发展饲料养殖
下猛料,出狠活
小龙虾这门生意越来越狂热
但猝不及防
2010年左右,龚道平家50多亩的虾稻田里
小龙虾开始大面积死亡
龚道平慌了
一遍遍复盘,一遍遍观察
如果虾子没问题
那是不是水的问题?
龚道平说:“水质是有一个曲线图的,你的投放以及排放超过了池塘里面的负载以后,你投得越多,它里面收益反而会下降,导致了虾的死亡。”
也是这个时候,龚道平发现
家门口的大湖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由于过度养殖、大量排放
崇湖水体已经变得黑臭不堪
一度越过了劣V类的红线
乡愁不在,哪能不唏嘘
崇湖该走向何方?
事实上,不仅是崇湖
公安县的湖区都已经被分割成了一块块鱼塘
要破痼疾只能打破常规
2020年
公安县成立全资国企
荆州百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突破层层阻力、耗巨资
收回全县61个省级保护湖泊的经营权
经过一年多拆垸破圩
崇湖开始重见天日,重回人放天养
现在的崇湖
从狂热回归理性
龚道平也第一次有了生态养殖的概念
2021年
龚道平当上了黄岭村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带着全村开始探索
转方式到最后还得靠村民想通
自发把生态账算进增收账
拿当地正在推进的“小田并大田”来说
意义很大,但利益冲突也多
田块大了小了、多了少了
龚道平都要上门做工作
每个组光是工作会就开了10多次
有时候还没进入正题就开始打架
龚道平就盯着办公室的作战图
拿着笔移动田埂,做四则运算
龚道平表示:“最后没办法,我把三个组全部给他打通做工作,可以增加多少地,哪里有抛荒的,全村的边边角角,我用步行走的地方没有低于三次。”
黄岭村集中连片的“大田”
小田并大田推行到现在
效果慢慢显现
良田集中连片,做啥事儿都能一干到底。
人和土地、水的感情就在这一朝一夕当中建立
小田成了大田,死水联通活水
新的生产方式建立了新的共生生态
龚道平说:“我们今年做了一个统计,稻谷增加5000斤是少的,每一亩老百姓收益可以增加800多块。治理以后他的收益更高,才能够慢慢带动村民。”
来崇湖越冬的候鸟 荆州市观鸟协会 彭立荣摄
从高处俯瞰
黄岭村的田块方正整齐,一望无际
不时有白鹭停留,在田间捕获美食
路过的农民不再驱赶
放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看
观鸟爱好者们则拿起“长枪短炮”
望向更远的地方
老朋友回来了,还到了不少新朋友
龚道平将船划至稻田中央
恍惚当中,和母亲当年的身影慢慢重叠
他在等待,等待大湖真正归来的那一天
龚道平说:“确实很有质的变化了,但是没有完还没有完全回来。只是说候鸟的密度已经回来了,它的修复不是一朝一夕的,整个的生态系统要全部重新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刘治彦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统筹治理和发展,带动流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荆州崇湖“大湖归来”的过程,正是“方式之变”的典型路径。当地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利益联接,而且通过示范和引导,让这种联接落地,就像龚道平说的:“我们治理以后他的收益更高,才能够慢慢带动,这样才是能真正治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