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荆州区“两会”】荆州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3年工作回顾

江汉风报道:荆州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扛牢领跑重任、两区一体协同,强化“三命共识”、聚力“四大会战”,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较好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荆州区答卷。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

同比增长7.2%

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418元、27345元,同比增长6%、8%

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278户、“四上”企业199家

GDP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服务业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荆州区获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入选国家级创建名单

石油固井装备压裂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  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01工业经济稳住底盘

城南智慧制造产业园、新侨光电产业园竣工投用,厦门科司特、安美光电等1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柳工华中产业基地、顺辉汽配产业园、石油装备配套加工中心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四机公司获评国家“绿色工厂”,世纪派创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6家。实施技改项目23个,完成技改投入6亿元。

02现代农业态势良好

中国供销冷链、中国食谷等项目加速推进,栗满多全国连锁供应链总部基地投入运营,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四大片区”建设成势见效。建成高标准农田3.83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0.75万亩,粮油作物再获丰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两品一标”标志4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达59家。湖北宇祥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八岭山镇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03商贸文旅更为活跃

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149家。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成功举办,荆州荆街获批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3亿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新垸石榴红、浅山森林美术园等网红“打卡”地成为全域旅游新亮点。全年接待游客28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01招商引资力度空前

两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0个,合同引资总额377.76亿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6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1.85%。项目建设量质并进。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208.4亿元。

02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大学城建设日新月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新校区、数字产业创新中心(一期)投入使用,科创大厦、学术交流中心、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加快推进,一座创新型“未来之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投资108亿元的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荆荆铁路开始全线铺轨。贷款额度4亿美元的水环境韧性提升项目列入我国利用新开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03“三争”工作成效凸显

滚动实施67个“五个重大”清单,今年向上争取的资金总额达13.92亿元,同比增幅22.77%。万亿国债项目我区获得8.7亿元份额。

三、统筹协调抓建管  城乡一体加速融合

01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编制完成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化用活“引、减、控、提”四字文章,累计疏散搬迁单位91家,腾退建筑面积38.59万平方米,古城内常住人口降至6万人以下。全力推进古城小样板“两街一馆”项目建设,扎实开展荆州古城5A级景区创建,努力实现历史文化“金名片”向经济发展“金钥匙”转变。全面完成中心单元、楚雄单元、金龙单元等10宗土地挂牌出让,为做强城市经济积蓄了后劲。强力拆除中心城区违建面积18.65万平方米,228个老旧小区和御河路外立面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改建雨污管网19.06公里,建成5处口袋公园,努力让“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个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02交通建设持续加速

荆江大道、护城河南路即将全线贯通,少康路、芳草路、五台东路等5条市政道路相继建成,改造公路危涵14座,新(改、扩)建农村公路52公里,1997公里农村公路全部纳入日常养护范围。“1+8+83”农村寄递物流网络投入运营,瑞海国际物流园项目签约选址。

0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严格落实39780亩生态保护红线,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进度。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集中饮用水源地及重要河湖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04美丽乡村绽放新颜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拆违治乱14658处13.9万平方米,清理沟渠5352公里,完成无害化户厕建设2856个,建成4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6处污水提升泵站。加快实施太湖港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

弥市镇获评“湖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马山镇被命名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示范乡镇”。川店镇紫荆村获评“湖北省乡村示范村”,弥市镇弥陀寺社区入选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连湖旅游公路成功创建全国美丽乡村路。荆州区入选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试点县(市、区)创建名单。

四、持之以恒优环境  改革活力不断释放

01重点改革持续发力

扎实推进政务“四减”,221项电子证照数据互通共享,梳理完成“一事联办”事项270项,99.94%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区城投公司与高新发展集团完成全面整合重组,主体信用评级升至AA。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改革等5项试点入围省级先行区创建名单,“没办成,我来帮”涉税问题兜底服务项目入选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国家试点。全省首个农村产权电子交易平台成功上线。“区管校聘”改革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0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探索推出政务服务“潮汐窗口”机制,扎实开展“局长走流程”“十问十帮”等活动,累计解决企业反馈问题132个,办结率达95.04%;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3.7亿元,列支奖补资金3742万元,组织金融机构授信77.26亿元,助企纾困传递新温度。

03发展含“科”量持续提升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同比增长68%;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19家,推动10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9.48亿元,17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五、用心用情抓民生  共建共享深入推进

01全力保障民生投入不降格

今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0%以上。发放就业创业补贴4177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989个,新增城镇就业11856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156万元、退役军人优待抚恤资金5238万元。累计建成农村“老人儿童快乐之家”50家。解决从事公共服务人员住房1379套。

02加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交通安全和照明工程等人大票决政府10项民生实事推进有力。完成南门小学、实验小学城东校区改扩建,新增学位540个,江陵中学、川店小学等28所学校办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中医医院新综合门诊楼及设备配置项目、镇村两级医保工作站(室)全面建成,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新改建项目竣工投用。

03切实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7个社区列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名单。刑事、偷盗警情分别下降40%、73%,“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在全省测评取得优异成绩。有序推进绿地三期、海伦堡“保交楼”项目集中交付,妥善解决一批办证难问题。

东城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八岭山镇“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入选全国典型服务案例,城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六、一以贯之抓建设  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01主题教育深入推进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自学规定书目、讨论交流、撰写心得、讲授党课等系统学习教育,努力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和“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区政府班子成员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开展调研154批次,形成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工作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实际问题。

02依法行政有效实施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3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邀请人大、政协办公室常规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件、政协委员提案45件。

03作风能力持续淬炼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议定事项坚持专项督办、全程跟踪、按期销号,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善谋事、更敢担当、更有作为。

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速成势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区政府要主动对标省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三区实施方案”,牢固树立“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把好的做得更好”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聚力“四大会战”不松劲,着力推进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统筹做好“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三篇文章,加快把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为建设示范区、建功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聚力“五个中心、幸福之城”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两区一体协同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全面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新篇章。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8%

2024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以促进经济稳健运行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体筑基、产业强区,聚焦主赛道、抢占新赛道,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互赋能,加快推进招落一体,全力壮大产业集群,集中集约建好园区,推动“强县工程”深入实施。

◆以打造重点功能片区为路径,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约度。立足三大片区,共建荆州大学城、打造古城小样板、拓展荆北新城区,推动城市集约发展,着力构建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多点支撑的三产发展格局,加快孵化城市新经济、新生活、新地标,做强城区领跑主引擎。

◆以高水平保护和完善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更高标准推动城市创建,以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品质,以内联外通放大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宜居性、通达度,努力打造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城水相依处处皆景的历史名城。

◆以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试点,加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实施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二产理念、三产思维”发展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和美和谐、人民富裕富足,着力打造小流域治理“四个样板”,着力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出一条具有荆州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深化改革攻坚突破为动力,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向最难处动刀、向更高标看齐,在重点领域改革上有新成效,在优化政务服务上有新提升,在服务民营经济上有新作为,力争营商环境考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以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为追求,加快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小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共同缔造幸福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己任,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荆州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筑牢和谐稳定的坚固底板,统筹推进各领域风险化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通讯员:邓慕秋/编辑:陈巧玲)


(作者:邓慕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